炎熱的夏季正一步步進入生活,在二十四節氣中立夏是夏季開始的標志性節氣,炎炎烈日也隨之而來。夏季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夏季是各種小動物出來活動的時間;夏季是植物生長的旺季,也是農忙的時期。
中醫認為:“夏屬火,其性熱,通于心,主長養,暑邪當令。”在穿著上夏季高溫,所以穿著宜薄宜少,注意清潔衛生,特別是小孩子喜動,要注意勤換衣物,保持衛生;在飲食上應以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的食品為主,以起到清熱化濕、防暑解暑、滋陰斂汗、補液等作用,同時應節制冷飲,少吃辛辣及油膩不易消化的食品。具有清熱祛暑功效的食物有綠豆、冬瓜、西瓜、梨等。夏季應該如何養生與保健?瑞成宇和提醒:
1、做好防暑準備
忌受熱后“快速冷卻”,在天氣炎熱的室外勞作后,進入室內休息時切不可立即去洗冷水澡或是將空調開至最低溫度,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汗液止而體內熱量難以散發,甚至會使人頭暈目眩等癥狀;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是25℃,但是在使用空調時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應隨氣溫變化加減空調設置溫度;選擇出行時間并注意防曬,最好不要在上午11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此時必須外出則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最好涂抹防曬霜等。
2、準備防暑降溫藥
出門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藿香正氣液等,以防應急之用。
3、預防常見疾病
保證充足的睡眠,夏季天黑晚、天亮較早,所以夜間休息時間較少,切不可貪玩熬夜,減少中暑幾率;吹空調或風扇時切不可正對人體,特別的面部,以免生面癱等疾病;控制冰冷食物的攝入,攝入過多損傷脾胃容易出現腹瀉、腹痛等。
4、夏季養生保健
夏季最熱的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此時可以去除體內稽留的宿寒,在飲食上可以吃較辛辣食物,比如羊肉、火鍋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壓、糖尿病等屬于陰虛的患者不宜,除此之外還有三伏貼、三伏灸等中醫外治的方法;沖澡時宜用溫水,最好是用稍低于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喝水以白開水為佳,定時飲水,口渴后不宜狂飲,減少碳酸飲料的過多攝入;夏季應有一個好的午覺,從中醫學角度,午覺可以滋養心陰,寧心安神,午覺時間不宜過長,30分鐘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