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日,由全球化智庫(CCG)研究編寫、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藍皮書《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8)》在 CCG 北京總部發布。爸爸的選擇創始人CEO王勝地受邀參與發布會,并在交流環節中闡述了自己關于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思考。
自 2014 年開始,全球化智庫(CCG)在研究分析大量中國企業全球化案例基礎上編寫的企業國際化藍皮書系列《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已連續 4 年發布,是國內唯一的“企業國際化藍皮書”。2018年度的《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8)》是 CCG 對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持續追蹤五年的研究成果。本次發布會更是吸引了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人民網、新華社、新華網、光明日報、新浪財經、央廣網等26家媒體出席報道。
聚焦企業全球化
發布會開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蔡繼輝致辭,介紹出版《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8)》藍皮書的意義,并表達美好寄望;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發布報告,總結了《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8)》中的重要研究成果與重要結論。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總編輯蔡繼輝致辭
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發布報告
全球化智庫(CCG)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苗綠展示2018年中國企業全球化推薦榜,以“戰略全球化”、“績效全球化”、“人才全球化”、“市場全球化”、“企業社會責任全球化”五個標準綜合推介出中國企業全球化50強榜單,根據創新性,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等多項指標推介了“中國企業全球新銳50強”、“一帶一路”十大先鋒企業與全球化發展十大創新企業。其中爸爸的選擇入選“中國企業全球新銳50強”,代表新國貨母嬰品牌獲得了全球化能力的肯定。
全球化智庫(CCG)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苗綠展示榜單
“中國企業全球新銳50強”榜單,爸爸的選擇入選
爸爸的選擇也將堅持全球化思維,立足中國,以創新科技來研發世界一流的日化產品,以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體驗。
王勝地:人才全球化賦能企業全球化
關于中國企業全球化,結合創業經驗,王勝地擁有自己的理解。他提出,全球化的人才是企業全球化布局戰略的重中之重。為什么當下中國企業在初創階段就能在全球化這一領域有所建樹,打造出過去傳統思維下企業家經過二十年、三十年才能打造的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階段?王勝地認為,正是人才的全球化,為企業賦予全球化基因,使得企業全球化的布局成為可能。
改革開放浪潮初期的企業家無論是教育背景還是國際化程度,都相對較差。40年前第一批創業的企業家,他們的學歷與受教育程度與國際的世界五百強企業高管相比在某些程度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當今的企業家,在學歷背景與對全球化的認知上,都遠遠超過第一代企業家。這也是為何近年中國創業的企業全球化進程發展順利,甚至從誕生之日就定下全球化發展戰略的原因。在王勝地看來,重視人才在企業全球化中起到的作用,認識到這一點對于企業全球化發展路徑十分有益。
王勝地談中國企業全球化
“以前我們的企業可能是先摸爬滾打慢慢獲得對全球化的認知,再到找專業的職業經理人操盤全球化的動作。但到今天我們發現已經可以自己獨立操盤全球化的戰略,在技術、思維上都能夠和國際接軌。比如蔚來汽車,初創即立足全球,在美國、德國都設立了研發中心。”王勝地分析,“全球化對于我們快速融合其他國家的技術支持包括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都非常有幫助。”
王勝地總結:“以前我們總是一股腦地輸出中國制造的觀念,而當今我們輸出的是全球化的組織。當今的企業在全球化進展中起步都非常高,這一點也是我認為的中國企業的希望所在。”
爸爸的選擇全球化的實力也有目共睹。爸爸的選擇注重全球化人才的培養,在日本神戶設立國際化研發中心,廣泛吸納海外精英人才進行產品研發;紙尿褲產品的原材料供應商也放眼全球,美國3M,日本觸媒,德國漢高,韓國曉星……全球化視角的優中選優也為產品的品質提供了強大競爭力。王勝地強調,順應全球化趨勢,應用全球化思維,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創業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
熱點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