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人口預期壽命的增長、高齡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國民思想的轉變等一系列原因,當今中國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愿意入住老年公寓或者養老護理院接受照顧。而且由于養老機構提供的便利性以及與醫院護理相比較低的費用,術后康復的老年人也來越來越多地選擇到養老機構進行護理。根據行業統計,我國失能失智老年人超過4000萬,他們的養老及醫療問題直接影響一億多戶家庭。以北京市為例,常住老年人口已達270萬人,需要護理照顧的高齡失能失智老人有60萬人左右,他們都需要長期護理。不難看出,中國家庭對于養老機構的需求持續上升,養老行業進入藍海時代。

為了探尋市場未來的發展空間,吾老院對北京市市六區139家養老機構進行了調研。總體來看,目前入住養老機構老人中約有70%是年齡超過85歲的老人,其中女性占據總人數的63%,占比超過一半。從如此高齡化的入住比例不難看出,尋找養老院的工作多為家庭中的中老年成員包攬,而如何為老人挑選一個適合的養老機構則是這些家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實際情況也說明為老人選擇養老機構的過程并不容易,很多家庭都需要幾周時間和無數次實地考察才能挑選出比較滿意的養老機構,而且他們并不能確保是否能滿足老人的需要。

雖然政府出臺了相關評級標準以及監管措施來幫助居民解決難題,但面對養老這種長期性服務,行政上的評級往往沒有市場調研中的實時反饋更有效。因此吾老院養老機構綜合評價體系,通過七個維度的實地調研對養老機構進行了全方位的評價,并且根據老人的需求對每個層面進行賦權,以此來觀察養老機構的生活質量。該系統將養老機構的評定分為五個等級,以下為每一等級的分數。

以北京市養老機構發展質量最好的朝陽區為例,吾老院實地考察了其中40家養老機構,為大家展示了各養老院的評分級別。評級的詳細標注如下:
1 養老機構的規劃
養老機構作為一個長期的生活類服務機構,對選址應該有嚴格的標準。任何養老機構都不能保證自己的服務可以覆蓋老年人的所有需求,因此選址在居民生活區附近,可以更好地保證機構與外界服務的聯通性。同時成熟的生活區能讓老人更快速地適應新環境。吾老院根據建筑形態、項目周邊交通、基礎配套、客群定位以及功能分區來評價養老機構的外部質量。
2 公共生活環境
老年人離開自己熟悉的家來到一個嶄新的生活環境并且進入集體生活時,就交付出了自己的自由性。但是無論老人健康狀況如何,他都不愿意整天將自己束縛在床邊,所以養老機構應該為其提供更大的活動半徑。因此吾老院會通過觀察養老機構內的功能空間、視覺、嗅覺、以及走廊的便利性來評判老年人在養老機構中生活的舒適度。

3 居住體驗
在養老機構中,休息與伙食是不變的基礎需求。老人在自己的房間中能夠保持最大的自由度,并且有很好的視覺感受對老人的心理會有很大幫助。老人在養老機構的生活不應該像一個病房、軍營或是宿舍,它應該更有家的感覺。此外機構中標準的服務肯定不能滿足老年人的所有需求,養老機構如何幫助老年人聯系外界服務,并確保完全有效的為老人服務是提升服務品質的方法。最后機構中的伙食是否有豐富的選擇性,是否根據老人健康狀況調整個人的伙食搭配都在吾老院的觀察范圍。
4 健康管理
老年人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健康狀況會持續下降,所以家屬更希望養老機構能都對老人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控和管理。在考察養老機構時,可以觀察它是否配有基礎的醫療護理人員。另外,看病貴、看病難的現狀依然存在,所以養老機構有醫保資質就可以緩解很大的家庭壓力。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提高,認知癥正在成為家庭不可回避的問題,所以機構是否有針對認知癥的專業護理辦法也很重要。
5 日常管理
養老機構的日常管理是基本素質,這里面包括養老機構對外的形象、員工的日常培訓、以及住房的基本維護。如果說養老機構這三個基本點都處理不好的話,那么很難希望該機構能針對老年人做出出色的服務。
6 集體活動
許多人認為養老機構中是一個死氣沉沉的地方,老人要么躺在床上,要么無休止地坐著等待日子的耗盡。但是現代的養老機構很明白,定期的活動可以幫助老人減少抑郁,保持活力。集體活動對于維持老人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因此吾老院會對養老機構在公共活動方面進行觀察,比如活動形式,活動周期、活動組織流程、志愿者服務等等。
7 品控管理
為了觀察機構是否能保持高品質、安全和尊重老人的服務。吾老院會從養老機構管理層是否給予老人足夠的反饋權入手,觀察養老機構在照顧和護理老年人時的成熟度,專業度和穩定性。考察氛圍包括大型的采購計劃是否會咨詢老人、是否會對老人進行滿意度調查、是否有有效的回訪機制和投訴機制等。同時在人員穩定性、管理經驗、保障制度以及合同的規范上,吾老院也給出細致的評價。
下面是,吾老院根據以上7個維度對朝陽區41家養老機構做出的具體評價,僅供參考。
注:綜合費用=標準間單床費用+基礎服務費+伙食費
規模:
小型(50間以下)
中型(50-150間)
大型(150間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