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三環新城的巧裝家
提起三環新城,久居北京南城的百姓,大多能有耳聞,因為15年前,這個近萬戶的經濟適用房小區,圓了不少北京普通工薪階層的購房夢。華燈初下,一幢幢鱗次櫛比的樓房里,客廳里老人孩子的歡笑,廚房中煎炒烹炸的忙碌,演繹著萬家燈火的祥和與幸福。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在三環新城居住的老百姓對于家庭居住環境,也有了各自不同的需求:比如迎來二胎的家庭;還有父母因為年齡的增加,選擇跟子女同住的,這些家庭大多需要通過二次裝修,增加房屋空間使用率。此外,對于使用頻率最高的廚房和衛生間,不少家庭也想通過局部裝修,來解決使用的不便。但是,大多數住在這里的還是普通工薪階層多,對于裝修預算、選擇材料都有著各自精打細算的想法。
2016年,京城老房裝修專家——今朝裝飾旗下品牌巧裝家社區家居服務店正式入駐三環新城,三年過去了,巧裝家三環新城店與這個大型社區老百姓,在家居服務中發生了什么故事?為什么它被譽為百姓身邊的“貼心好幫手”?在離百姓“最近一公里”進行家裝服務的社區店,前景究竟如何?下面讓我們走進這家社區店,用事實說話,與駐守這里三年多的店長邵黎明與常駐主任設計師佟文寵聊聊巧裝家三環新城那些事兒。
時間久、接地氣、贏信任
開店開了三年,對于一家定位于家裝服務的社區店而言,亦算是不短時光,而一個項目的成功,更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在選址上,三環新城店先占了“地利”這一優勢。據店長邵黎明介紹,2016年,他和市場一部齊紀新經理,按照公司扎根社區的戰略,為巧裝家開新店選址。記得那時近一個月的時間里,為了選個好的店面,他每天都是近2萬步的路程。三環新城邊上還有另外一個中高端商品房社區萬年花城,當時也為了選址在哪個社區糾結了許久。最后,有著豐富家裝及今朝資歷的齊紀新經理做出判斷:三環新城社區客戶與我們今朝老房裝修專家客戶客群定位更為接近,且潛在客群近一萬戶,而當時看到我們要選擇這家店面位于小區活動廣場邊上,這里老人多,孩子多,家中有老人孩子,自然對于家庭空間使用改造有著剛需。經過三年時間,也證明了當時選址的正確。平時來到活動廣場的居民眾多,我們也利用這個機會,經常為老百姓提供如免費飲水、免費休息的便利。通過這種舉手之勞,走進了老百姓的心里,“裝修先找家邊兒上巧裝家看看”,成為了三環新城不少百姓的選擇。
其次,便是“人和”。同樣出自市場一部齊紀新經理團隊,邵黎明效力今朝已有4年,佟文寵則在公司工作了6年。 “元老”級的店長邵黎明與設計師佟文寵,均是出自大學畢業后,就來到今朝的應屆畢業生,內心對于今朝裝飾這個大家庭認可度和忠誠度非常高。而作為老員工更對公司優勢及特點非常了解,并捻熟于心,與老百姓聊起裝修來自然滔滔不絕。同時,常駐三環新城,成為贏得住在這兒、講究熟臉熟面的北京居民信任的關鍵之一。
可以說,在近些年頻頻爆出家裝公司跑路新聞的當下,巧裝家三環新城店,始終以來以這些老員工率領團隊前進,跟居民朋友常常在社區活動現場見面,一回生二回熟,“裝修先找小邵聊聊”,亦成為三環新城不少百姓的口頭禪。
走進百姓心里的設計
經過長期的服務三環新城,設計師佟文寵更總結了三環新城小區客戶的特點。比如,這個社區老年人裝修,以實用性為主,一輩子勤儉持家慣了,強調性價比同時,質量也不能差。而90后的年輕人,在有限資金預算情況下,更強調整體規劃、材料的運用。同時,在設計中,利用社區店的優勢,隨時隨地服務不同家庭情況的消費者。
據佟設計介紹,他在服務中,曾碰到三環新城這樣一家客戶。女婿給獨居的老丈母娘裝修,而因為老丈母娘有眼疾,身體有恙,所以不方便來今朝總部看材料,看設計。而裝修過程中,女婿不懂裝修,又請來自己的父母來幫忙。人常說夫妻在裝修中因為選擇不同而吵架,這戶遇到了多位決策者,設計師該怎么辦?該聽誰的?該如何提出專業意見?面對這種情況,佟設計以專業的素養,外加腿勤,眼勤,充分考慮這家業主特殊情況,針對每個人的需求與心情,進行貼心、耐心的服務。比如,帶這位客戶及其父母去今朝總部選材料就有5、6次,然后通過微信視頻,與這位客戶的老丈母娘進行確定溝通,而考慮老人身體情況,在過門石,衛生間、開關、小夜燈、插座設計上,充分以便利性,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并結合今朝裝飾在適老裝修領域的專業性,最后達到了客戶滿意的預期。
“三載社區情,身邊好幫手”,可以為社區百姓提供整體裝修,局部裝修,墻地面翻新、維修等各類家裝服務的巧裝家三環新城店,正在以一步一個腳印的扎實服務,成為三環新城社區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未來,讓我們期待它取得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