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被掏空餅”,一款在網上經常被人調侃為“騙人”的糕點。有人這樣嘲諷:“好好的餅,內部竟然被掏空了,這不是騙人嗎!” 一些別有用心的網友使用這一素材來抹黑拼多多,說這款商品“偷工減料”。

多哥見過不少于二十篇使用“空心餅”素材來抹黑拼多多的黑稿。不由得心生感慨:同樣是空心食品的麻球,已經流傳了上千年,沒有人說上當受騙;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棉花糖,捏在一起只有手指頭大小,也沒有人說上當受騙。這款“空心餅”一扣到拼多多的頭上,就變成了“騙人”,這差距咋就這么大呢?

感慨歸感慨,辟謠還得進行。多哥深入考究印證后發現:“掏空餅”本名“空心餅”,又叫桂花餅,是衢式月餅的主要代表之一,以杜澤鎮桂花餅最為有名。實事求是的說,雖然用“掏空餅”來抹黑拼多多是沒有根據的,但一百多年前發明這款“掏空餅”的初衷確實是為了偷工減料。

中秋送月餅走親戚,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話說在清朝末年、民國初期,老百姓溫飽都成問題,但是中秋送月餅的風俗還得傳承。國人送禮講究臉面,傳統月餅又小又薄、實在送不出手。聰明的浙江衢州杜澤鎮人發明了外形圓潤、內部空心、散發濃郁桂花香味的桂花餅。桂花餅用料不多、經濟實惠、喜氣洋洋,送禮有面子。

這就是桂花餅(空心餅、掏空餅)的由來。人民群眾現在早已不再為溫飽而發愁,桂花餅也早就忘記了“掏空心充面子”的初心,化身成為浙江民間特色糕點,深受消費者喜愛,其制作工藝被評為衢州非物質文化遺產。

每到桂花飄香時節,桂花餅濃郁香甜的氣味就會蔓延整個杜澤鎮。桂花餅軟綿可口、筋韌醇香,一口咬下去,響起清脆聲,傳來桂花香,嘗到麥芽糖。

2016年,央視新聞官方微博公布了中國九大月餅門派,其中衢式月餅榜上有名,代表月餅就有杜澤桂花月餅和邵永豐麻餅。

我們在為非遺傳承喊冤的同時,也為拼多多被無端抹黑感到無奈。
(本文參考了“衢州發布”等衢州當地媒體報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