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碧桂園集團、清華大學以及一批職業院校共26家校企攜手搭建的“智能建造產教融合聯盟”(以下簡稱“產教聯盟”)在廣東順德正式揭牌成立。產教聯盟將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企業技術創新,培養智能建造及關聯產業急需的高素質創新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當天,碧桂園集團子公司與部分中高職院校舉行了合作項目簽約,同時,清華大學與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合作研發項目也正式啟動。
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升級明顯加快。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手段的應用發展帶來了更多新業態,也在為傳統企業煥新賦能。
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說,科技的創新與應用需要高水平高質量的人才支持,即使實力雄厚的企業,光靠自身也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需求。“我們希望與聯盟內的企業、學校一起合作共贏,共同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為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項目牽引 為產業發展出成果、辦實事
據介紹,聯盟已有碧桂園集團(含子公司)、深圳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蘭州大學、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等26家成員單位。
碧桂園集團總裁、產教聯盟理事長莫斌說,整個集團有著豐富的產業應用場景,這是產教聯盟的基石。“我們希望把這些場景全面開放,通過具體的合作項目,讓聯盟變成一個真正的實體。”
會上,碧桂園集團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廣東騰越建筑有限公司分別與廣東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市機電技師學院等院校進行了合作項目簽約。
碧桂園集團副總裁兼博智林機器人公司執行總裁、產教聯盟秘書長張志遠表示,碧桂園集團與學校的合作各有側重。一方面,希望借助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蘭州大學等高水平一流大學的力量,推動建筑機器人和智能建造產業核心技術的創新發展;另一方面,碧桂園也將發揮聯盟內企業龐大產業資源的優勢,深度參與聯盟院校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
“聯盟將重點建設協同創新平臺,實現校企的資源互補,推進高校科技成果的孵化和轉化,提升企業內生的創新驅動能力。”張志遠說,今年內,聯盟內企業、學校成員都會找到合適的項目來推進合作,“通過實體化項目運作,為產業發展出成果、辦實事”。
當天,清華大學與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合作研發項目正式啟動。“清華大學作為聯盟理事單位,將積極探索高校參與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將在抹平機器人、機械臂、智慧建造等多個項目上開展更加深入和積極的探索。”清華大學科技開發部主任張虎說。
校企合作 實現企業發展與人才培養伴生共進
2014年,楊國強捐資創辦的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招生開學。自此,圍繞培養“基層一線管理干部或技術骨干”的目標,碧桂園集團及相關子公司全程參與學院的專業設置調整、培養方案編制、課程體系構建、產業教材編寫、企業導師組建、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就業等“從進口到出口”的工作。
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院長、產教聯盟副秘書長劉惠堅認為,“產教融合、校企共育”的碧桂園職教模式,不僅在人才培養質量方面取得初步成果,而且在產教融合實踐方面也為產教聯盟的建設和發展積累了經驗。
接下來,產教聯盟將重點建立健全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將企業、院校的資源,融入生產經營與人才培養工作中。尤其是人才培養方面,高年級學生未來將可以直接進入企業的崗位實訓平臺進行培養;同時,聯盟內院校畢業生可在聯盟內企業優先就業,企業可在院校優先開展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