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拼多多“抗疫工作組”公布了疫情期間平臺醫療衛生商品管控治理情況。自1月23日至2月4日20時,因涉嫌臨時調價、虛假發貨和商品質量等問題,平臺已在商品的上架前后累計攔截及下架了500,715件商品。根據平臺與店鋪的商事約定,對涉及虛假宣傳和蹭關鍵詞的超過6000家店鋪采取限制商品發布等處理措施,關閉清退超過40家店鋪。
拼多多“抗疫工作組”組長傅正表示,在口罩供需失衡的情況下,為避免消費者利益受損,平臺已針對疫情相關醫療衛生商品啟動特殊預案。在店鋪的全部已售商品中,一旦發現貨不對版、嚴重質量瑕疵等問題,拼多多將對該店鋪同批次商品的全部訂單進行自動全額退款,不需要消費者發起任何申請。

▲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許多用戶對于平臺口罩治理結果進行了互動交流。
傅正表示,“特殊時期的應急預案,首先要激勵和確保商家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急需的醫療保障商品,在這一基礎上,平臺要升級治理規則以保證商品質量,維護消費者權益”。
以口罩為例,傅正表示,從平臺用戶搜索量數據估測,疫情期間中國消費者日均口罩的需求量短短兩天內就達到上億規模,而與此同時,媒體報道認為即便不考慮春節假期影響,中國的口罩產能也僅為日均2000萬只,中間存在著大量供需缺口。
據了解,電商行業面對此種供需短時間失衡的情況,慣常做法是“邊審核資質上架,邊嚴格治理”,即先保證消費者“買得到”,再通過嚴格的治理手段來確保“買得沒問題”,出現了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該下架下架,該退款退款”。本輪疫情發生之前,拼多多已經要求醫療類用品經營商家必須具備相應資質,提供商品的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生產和經營許可證。本輪疫情爆發后,拼多多對醫療類用品經營商家進一步加強管控,運營人員密切跟蹤商家庫存及發貨情況,保障商品質量。同時,平臺會隨時監控商品售后數據,并對重點商品進行抽檢。
傅正介紹,平臺端的抽檢主要是由拼多多“抗疫工作組”對商品及訂單進行單獨審核,并進行以每個SKU為顆粒度的抽檢。如發生貨不對版等客訴問題,拼多多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賠付,同時對相關店鋪進行嚴格處理。例如,在對一起口罩污漬案件進行徹查的過程中,雖然查清網絡流傳的“幾大電商先后出現血跡口罩”純屬謠言,但平臺依然對該批次消費者進行了批量賠付。
一邊是大量商品極速上架,平臺提供不限量補貼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另一邊是平臺24小時不間斷的攔截監測和自動賠付。如此一來,構建了“供應有序、質量可靠”的疫情期間電商消費生態。
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20時,拼多多已前置攔截異常漲價口罩類商品75,977次、下架5276件商品;前置攔截疑似假劣口罩類商品30,566次、下架495,439件商品;處罰涉及虛假宣傳和蹭關鍵詞店鋪超過6000家,關閉、清退40家店鋪,并將相關線索同步給政府執法部門。在整個疫情期間,拼多多已累積協助全國16個地市公安機關,從源頭打擊口罩類商品的假冒偽劣問題。
據媒體報道,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已在內部宣布將“協助抗疫”作為拼多多當前的核心戰略目標,并宣布開展“三保行動”,即保證“價格穩定、質量可靠、供應有序”。
拼多多“抗疫工作組”組長傅正進一步表示,在疫情消失前,拼多多“百億補貼”將始終覆蓋所有相關醫療衛生用品和藥品,謹守“真補貼、最低價、不斷供”的原則,盡力做好消費者基礎物資保障工作。同時,平臺也將竭盡所能,加大力度協助、統籌生產資源,進一步加強商品防控工作,為抗擊疫情盡應有之力。
附:拼多多平臺清退并全額賠付消費者的商家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