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的“巧媳婦”直播團隊每天最開心的事情,一是打開直播間,向消費者推介枸杞、干果等寧夏特產,二是收到來自拼多多的網購快遞,除了工作服,還有口紅、圍巾和帽子等“愛美”用品。(攝影:順子)
35歲的徐美佳原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西海固地區的一名村官,兩年前,她來到賀蘭山東麓的閩寧鎮原隆村,擔任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的負責人。
在歷史上,西海固,是一個蒼涼、熾烈而又堅硬的名字。1972年聯合國糧食開發署把寧夏回族自治區的西海固地區確定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西海固成為了貧窮的代名詞。
1990年,閩寧鎮因扶貧而生、因脫貧而興,這一個生態移民鎮的居民全部來自西海固地區的西吉縣和海原縣,多是回族。
從“干沙灘”變成“金沙灘”,數字經濟正全面賦能東西部協作消費扶貧。
12月18日,“山海攜手 優品云行”閩寧協作消費扶貧周在寧夏啟動,并同步上線“寧夏優品館”消費扶貧專區。本次消費扶貧周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寧工作隊與拼多多聯合發起,旨在創新電商消費扶貧模式,促進東西部協作扶貧產品上行電商平臺,豐富寧夏特色產品銷售渠道。

▲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女工正在打包貨品。(攝影:順子)

▲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打單、發貨、裝車,原隆村的女人們從留守婦女成長為“一條龍”熟練操作的女工,頂起家庭經濟的半邊天。(攝影:順子)
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的廠房,原是閩寧鎮原隆村的一個菜市場,簡單修葺后,用簡易隔板分為辦公室、發貨倉、打包車間、消費扶貧超市。緊抓農產品上行風口,徐美佳開設了拼多多“閩寧禾美官方旗艦店”,并利用車間閑置區域,開起了“閩寧巧媳婦直播間”。
“巧媳婦”直播團隊由13名原隆村的回族農村婦女組成,年齡從18歲至42歲不等,以馬燕、海燕為核心骨干的6位主播負責輪流出鏡,其他7位則承擔了打單、庫管、發貨等工作職能。她們原來都是建檔立卡戶,大多數人只是小學畢業,依著農村的規矩,早早嫁人、生子。

▲閩寧禾美電商扶貧車間負責人徐美佳(左)和“巧媳婦”直播團隊主播馬燕在拼多多直播間推介寧夏特產。(攝影:小安)
這一回,徐美佳帶著“巧媳婦”直播團隊的代表馬燕、海燕也來到了閩寧消費扶貧周啟動儀式現場,她們和來自九縣一鎮的企業代表們一起,擔綱“閩寧協作九縣一鎮”東西部扶貧成果展示的主播。
面對拼多多直播間的鏡頭,29歲的主播馬燕特意穿上了從拼多多上購買的紅毛衣,涂了紅唇,還戴上了一頂黑色禮帽,熱情地向網友們推介地道的寧夏特產。
6年前,馬燕與村民從西海固一同搬遷到閩寧鎮原隆村,丈夫在外打工,她負責照顧幾個孩子,原本以為人生就是這樣了,但徐美佳的鼓勵,讓她意識到,女性得不斷追求進步。2019年,她先是成為了電商扶貧車間的一名分揀工,一個月工資2400元。后來靠著勤快、和學習能力,成為“巧媳婦”直播團隊的骨干成員。
不再依靠著丈夫的家用,“巧媳婦”們手里的零花錢多了,也愛上了網購,手機里基本都裝上了拼多多,有給孩子買鉛筆、參考書等學習用品的,也有給自己添置絲巾、羽絨服、口紅的,逢年過節也會去添置一些年貨,就連直播時的工作服也是從拼多多上買的。
據徐美佳介紹,“巧媳婦”直播團隊,是他們在電商直播風口所做的一次嘗試。電商扶貧車間目前的主要收入來自供應鏈,依托電商平臺,向全國銷售枸杞、干果、牛奶等各類寧夏土特產,例如,依靠向拼多多頭部商家供貨,年產值就達到了上千萬,為此還設置了專門的拼多多發貨倉。
徐美佳、馬燕、和扶貧車間的工人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名字,僅是閩寧協作幫扶里受益群眾的縮影。持續24年的閩寧協作中,寧夏來了11批183名福建援寧掛職干部,33.69億無償幫扶資金。60萬受益的貧困群眾受到幫扶。
在閩寧扶貧協作機制的促進下,福建和寧夏兩省區下重力氣推進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使之成為閩寧兩地共享發展紅利的“耦合器”。
截至2020年11月22日,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寧工作隊共幫助銷售寧夏扶貧產品21.11億元,增幅達196%,帶動40268個貧困人口增收脫貧。2020年7月3日,“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清平樂·六盤山》是毛澤東主席于1935年長征期間翻越寧夏南部西海固六盤山有感,“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11月18日,寧夏西海固地區的最后一個貧困縣西吉縣宣布脫貧摘帽。
據拼多多副總裁韓東原介紹,7月以來,拼多多連續支持“三區三州”地區農產品開拓農特產品上行通路,協同地方政府,在四川、甘肅、青海、西藏、貴州等地發起消費扶貧活動,帶動農特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已經初步實現了“直播+店鋪+品牌+人才培訓”一整套創新模式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并因此作為互聯網企業代表,獲得了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巧媳婦”直播團隊的發起人之一、主播馬燕在扶貧車間的專用直播間推介寧夏特產。(攝影:順子)

▲扶貧車間的女工們認真地打包貨品,她們多是閩寧鎮原隆村的回族婦女,丈夫在外打工,獨自撫養孩子,如今通過“家門口就業”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女性獨立。(攝影:順子)

▲目前,電商扶貧車間的主要收入來自供應鏈,依托電商平臺,向全國銷售枸杞、干果、牛奶等各類寧夏土特產,借助本次消費扶貧周,依托拼多多開設官方旗艦店,開始建設“閩寧禾美”這一消費扶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