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融創中國、清華大學中益鄉幫扶項目捐贈儀式暨授牌儀式在重慶石柱縣中益鄉舉行。融創中國投資1.35億元,建設的初心學院、畢茲卡里、中華蜜蜂谷、伴鄉原宿4大項目,正式捐贈給中益鄉人民政府。
融創中國向重慶石柱縣中益鄉捐贈初心學院、畢茲卡里、中華蜜蜂谷、伴鄉原宿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周勇,市政府副秘書長游賢勇,石柱縣委書記蹇澤西,市委辦公廳一級巡視員李建樹,市政協辦公廳副主任劉宗華,市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王光榮,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宋曉東,石柱縣政協主席孫開武,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智,縣委常委、中益鄉黨委書記譚雪峰,縣政府副縣長何德華;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劉震,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趙岑,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主任張超,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朱安東,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李鶴,學生職業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董吉男;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執行總裁兼西南集團總裁商羽,融創西南集團副總裁兼重慶地產公司總經理李景申,融創西南集團總裁助理兼重慶置地公司總經理陶坤宏,融創西南集團黨總支書記紀新宇,融創西南集團產城中心總經理李寧等共同出席儀式。
簽訂融創西南集團長效助推中益鄉鄉村振興幫扶協議
儀式上,融創中國西南集團還與中益鄉簽訂長效助推中益鄉鄉村振興幫扶協議,將充分利用企業的技術優勢、平臺優勢、市場渠道優勢以及業主資源優勢,助力中益鄉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探索鄉村振興長效共建模式。
筑夢中益鄉,融創清華共建美麗鄉村
陽光明媚的中益鄉
初夏的中益鄉,陽光明媚,滿目生機,美麗鄉村的新面貌處處可見。一群群蜜蜂在山巒重疊的花海中飛舞,“釀造”出鄉村振興的甜蜜碩果。
重慶市石柱縣委書記蹇澤西
重慶市石柱縣委書記蹇澤西表示,融創中國聯合清華大學長效幫扶中益鄉,充分展現了強烈的社會擔當,為中益鄉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提供更為堅實的支撐。石柱縣將進一步深化與融創中國、清華大學的交流合作,共同運營好幫扶項目,深度拓展幫扶領域,努力把中益鄉打造成為市級鄉村振興的示范樣板。
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
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希勤對中益鄉發生的巨大變化非常感慨。他表示,清華大學是人民的大學,會把最好的思想、教育、藝術等資源帶到中益鄉來。未來將與融創中國一起,進一步參與中益鄉的建設,更深度地參與鄉村振興,為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老百姓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起努力。
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
融創中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汪孟德表示,響應國家戰略、承擔社會責任,是融創中國的重要使命,也是重要的戰略之一。近年來,融創持續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期望沉淀、積累出一套可推廣、可復制、能借鑒的實踐經驗,在更大范圍推進鄉村振興。項目建成捐贈只是起點,未來將盡最大的努力,持續在后期運營中發揮作用,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貢獻一份力量。
全國脫貧共建交流基地、石柱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踐教學基地揭牌
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重慶石柱遠程教學站、清華大學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授牌
清華大學藝術創作及實踐教學基地、融創集團黨性教育基地授牌
當日,全國脫貧攻堅交流基地、石柱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踐教學基地在初心學院正式揭牌,清華大學鄉村振興重慶石柱遠程教學站、清華大學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清華大學藝術創作及實踐教學基地、融創集團黨性教育基地也進行了授牌。
實現“五個振興”,探索鄉村振興的實踐之路
石柱縣中益鄉位于武陵山區原始森林深處,在2017年被列入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近年來,中益鄉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面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成功摘掉了貧困帽。
然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如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建立可持續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2019年8月,作為美好城市共建者,融創中國通過深度調研和分析,結合中益鄉所需,決定聯合清華大學,建立政企校互動的公益平臺,投資建設初心學院、畢茲卡里、中華蜜蜂谷、伴鄉原宿四個項目,以“黨建引領、產業帶動、文化激活、綠色發展”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發展新模式,助力中益鄉實現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具體來說,初心學院探索“黨建引領”,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將掛牌授課,舉辦面向黨政干部、企業管理者、中小學師生、村民的各類培訓,落實“鄉村組織振興”和“鄉村人才振興”;
初心學院實景圖
中華蜜蜂谷和伴鄉原宿探索“產業帶動”,整合中蜂產業、修葺老舊房屋、改造景觀谷地、復原古建民居,打造紅色旅游路線和文化民宿體驗目的地,搭建蜂蜜、文創產品展銷平臺,促進農旅產業融合發展,落實“鄉村產業振興”;
中華蜜蜂谷實景圖
伴鄉原宿實景圖
畢茲卡里探索“文化激活”,通過土家文化的現代化表達,與空間、商業、演藝結合,實現非遺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活化,推動當地文化藝術及旅游產業的發展,落實“鄉村文化振興”;
畢茲卡里實景圖
同時,四大項目探索“綠色發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撐點,落實“鄉村生態振興”。
長效共建,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融創中國聯合清華大學在中益鄉的鄉村振興實踐之路,為當地帶來了什么?
首先,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比如中華蜜蜂谷前段的偏巖壩,融創通過環境改造,把12戶村民的老舊房屋修葺一新。村民大多都開了飯館和農家樂,每到周末,游客源源不斷。
中益鄉老舊房屋修葺一新
其次,推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融創通過投資建設幫扶項目,優化產業結構,持續為中益鄉導入休閑旅游人群,讓農業和旅游產業相互促進融合,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捐建項目只是一個開始,融創將建立完善長效幫扶機制,持續助力中益鄉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此,雙方簽訂了《融創西南長效助推中益鄉鄉村振興幫扶協議》。
未來,融創將支持中益鄉開展好項目后續運營,充分發揮帶動群眾持續增收致富作用。還將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平臺優勢、市場渠道優勢以及業主資源優勢,通過引進產業合作項目、支持農特文創產品銷售、聯動業主導入游客群體等方式,全面助力中益鄉推進鄉村振興。
不懈探索,打造城鄉交融的美好生活方式
長期以來,融創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踐行公益事業,圍繞鄉村振興、教育扶智、古建保護三大領域開展公益活動,累計捐贈超27億元。
初心學院實景圖
融創的“鄉村振興計劃”,是一項由文旅切入,集產業帶動、文化激活、教育扶智、人才培養、社區營造和消費扶貧為一體的綜合立體扶貧方案,在尊重鄉村原始風貌的前提下,發揮產業優勢,激發內生動力,探索可持續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除了重慶石柱中益鄉,融創還深度參與了貴州雷山縣龍塘村、云南省廣南縣、陜西省延安市萬莊村、云南省西雙版納紅衛村等13省市21個貧困村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助力超過400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打贏脫貧攻堅戰。
未來,融創將持續助力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城鄉交融的美好生活方式和鄉村振興實踐樣本,共建有高度、有溫度的美好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