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強調了金融系統在增強經濟發展韌性、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方面的關鍵作用。作為消費金融平臺,馬上消費一直堅持普惠金融的初衷,在為普惠群體帶來金融服務的同時,也為彌合金融行業的數字鴻溝做了很多有益的舉措。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城鄉區域間的經濟差距和數字化程度差異比較明顯,數字金融的普及程度也不同步,改變城鄉數字鴻溝離不開金融機構的參與。馬上消費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持續發力普惠金融,用普惠金融潤澤鄉村振興。
在農業生產數字化方面,馬上消費通過建立數字化賦能中心,推進大數據、AI等技術在土壤監測、環境監測、種養殖業、產品溯源等領域的應用。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手段實現農業生產降本增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升農業產品的競爭力。
以重慶渝北區洛磧鎮養雞場為例,馬上消費正在打造的家禽養殖智能服務平臺,將在數量監測、環境監測、自動稱重等方面,對養雞場進行數字化改造。不僅解決了實時數量、自動稱重、健康預警、環境檢測等多個養殖痛點,而且能夠縮小家禽重量精度誤差和智能計數誤差,提高病雞檢測準確率,預計能夠幫助農戶增收20%以上。
除了通過技術手段提高農業生產力,馬上消費還針對農產品開辟線上銷售渠道。比如,在線上設立安逸花商城鄉村振興專區,打造永不落幕的“鄉村振興購物節”,增加農產品展現量;在線下聯合重慶百貨舉辦鄉村振興購物節,為特色好物設置展示點,提高農產品曝光度。
在鄉村振興舉措的落實中,馬上消費利用科技優勢累計服務農村用戶2398萬、實現交易總額2471億元,縣域用戶2956萬、交易總額3624億元。
通過以上舉措,馬上消費為推動城鄉數字化建設平衡發展探索切實可行的路徑。讓數字技術成為鄉村地區數字化發展和鄉村經濟振興的堅實支柱,以助力農業產業現代化發展為鄉村經濟注入活力,也縮小了城鄉數字化差距。
金融服務模式和場景創新,消解群體數字金融應用鴻溝
在消費互聯網時代,數字化應用繁榮發展,實現了人們生活條件便利性、豐富性的提高。但由于人群的文化水平、年齡等存在普遍差異,不同群體之間對數字化應用的上手能力有較大差別,這一點在消費金融應用上也有明顯的體現。
不同的金融消費場景和平臺的受眾群體不同,對部分群體形成阻隔,形成了不同群體數字金融應用的鴻溝。馬上消費通過小額分散、無抵押、純信用的消費金融服務模式與自主科技能力建設,降低金融服務門檻,服務普惠人群。
在具體的舉措上,一方面通過金融服務模式的創新,為消費金融弱勢群體帶來了更加多樣、方便的分期消費方式。比如:安逸花APP幫助因疫情失業的餐飲業員工李青在線完成3000元的消費貸款,用于其購買直播設備,完成網上直播帶貨的夢想,成功實現了再就業。
另一方面對金融服務場景進行創新。場景是承載用戶美好生活的需求中心,是用戶多元需求融合必不可少的空間,金融服務場景化也是大勢所趨。通過深耕消費場景,將高頻低額的消費金融服務與普惠群體小額分散的借款需求精準匹配。
馬上消費以自身的消費金融產品為基礎,對消費場景進行深耕布局,打造出一個選擇、購買、分期、還款的閉環。通過消費金融業務積累的客戶進行線上導流,線下消費和額度支付形成新的消費模式-場景消費。
金融服務場景的拓展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在于自身的場景布局,已經覆蓋3C數碼、旅游運動、生活服務等百萬個消費場景。
另一方面與互聯網服務平臺合作,從而更廣泛地拓展線上場景。馬上對金融業務場景化的落地,當前已累計連接消費場景200+,包括電子商城、美食出行等。
通過對金融服務模式和場景的不斷探索,馬上消費延伸了金融服務的觸角,不斷提升這服務深度、廣度和溫度,將服務延伸至鄉鎮、農村,覆蓋信用記錄缺失、傳統金融服務盲區的農村消費群體,讓普惠公允的科技創新成果惠及更多群體。
挖掘金融機構外部性,構建生態伙伴圈
數字鴻溝不僅存在于城鄉和群體之間,在同行的企業、機構之間也存在著發展速度、步調不一致,形成了機構之間的數字鴻溝。對金融服務行業而言,不同金融機構之間要加強協作、進行優勢資源和能力互補,才能有利于解決機構間的發展不平衡,更好推動金融企業的整體發展。
馬上消費依托普惠金融和科技服務的能力,為生態內的金融機構、場景資產合作方提供數字化服務,協助合作伙伴延伸服務觸角,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務,成功賦能200家金融機構。
在金融機構外部性的挖掘方面,公司開放平臺堅持“三位一體”的方針,共享場景資源、資金服務與技術能力,賦能平臺各方優化獲客、風險管理、運營管理及資管能力等,幫助金融機構和場景方高效服務廣闊客戶群體。
“三位一體”的開放平臺不僅幫助金融機構和場景方高效服務廣闊客戶群體,也幫助消費者成功匹配到優質的消費金融產品,實現資金的高效匹配、消費和貿易的順暢流轉。成為公司平臺化與輕資本轉型的戰略引擎,推動構建普惠高質的金融服務生態,助力暢通經濟社會內循環。
在“三位一體”開放平臺的基礎上,馬上立足開放平臺戰略,于去年1月8日啟動“馬上生態伙伴圈”,發揮科技自主研發、多元融資、智能風控、自主獲客、智能客服、貸后管理、合規發展等優勢,以系統化、標準化的能力,為合作伙伴賦能。讓馬上消費與各合作伙伴在未來協同發展之路上步調一致,從而實現金融機構間的優勢互補、協同并進。
2018年,馬上消費董事長趙國慶提出了從“普惠”到“惠普”的理念。在‘普、惠、質’協同發展的未來戰略下,馬上消費取得數字金融、普惠金融的多項成果,為彌合城鄉、群體和機構之間的“數字鴻溝”、增強經濟發展韌性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