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是一種特別的體驗,當你全身心投入在項目創作中,會有一種很美妙的感覺。特別是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時,需要對問題進行抽絲剝繭,去尋找規律,再通過源碼編輯器Kitten將這些規律運用到代碼中,最終解決問題。”
談到近日參加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NOC),七年級學生唐浩然仍然興奮不已,雖然學習編程的時間僅有一年多,但已經獲得了兩屆NOC編程貓創新編程全國獎項,“我太喜歡編程了,這其中的樂趣無窮,好比我有了一項發明,這個發明不僅能幫到自己也能幫到大家,我會感到非常滿足和開心。”
作為NOC的正式賽項之一,NOC編程貓創新編程已連續舉辦了四屆。今年,有超過20萬編程青少年參與到賽事當中 [1] 。在近3個月的賽程中,參賽選手們使用了多款點貓科技自主研發的、先進的國產化編程工具,包括圖形化編程工具源碼編輯器Kitten、Python語言編程工具海龜編輯器Turtle和移動端圖形化編程工具編程貓Nemo,最終沖破層層考驗,在比賽中收獲了優異的成績,展現了新一代青少年無限的創造力。
“從小就喜歡數學,感覺編程打開了邏輯思維訓練的新大門”
今年12歲的唐浩然來自河北秦皇島,在11歲時,他接觸到了點貓科技的源碼編輯器Kitten,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款“只需要拖拉拽積木塊,就可以簡單實現編程”的國產圖形化編程工具。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地投入到編程學習中。他先是系統地學了半年源碼編輯器Kitten,接著今年又開始運用海龜編輯器Turtle學習Python語言。
雖然只學習了一年編程,但這并不妨礙唐浩然成為一名“編程小達人”。去年,初學編程的他就參加了NOC編程貓創新編程,最終獲得二獎。今年再戰NOC的唐浩然,則一鼓作氣奪得第一名。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唐浩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也是很多小朋友持續投入編程學習的最好動力。他們接觸編程的時間或早或晚,但從接觸到喜歡,卻都有一份發自心底的熱愛。
來自重慶的劉宇軒,從二年級就開始學習編程,并對編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習。“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數學和編程有著密切的關系,正好,我又是一名數學愛好者。這簡直太符合我的胃口了。這樣,我的數學和編程同時得到了提升!”
來自成都的張嵐則是從8歲開始學習編程。他說,從小就對數學邏輯思維非常感興趣,接觸編程以后,感覺打開了邏輯思維訓練的新大門,“編程對我來說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每次我自己設計出一個新的游戲,就感覺特別的有意思。”
事實上,隨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投入到編程的學習中。
不過,學習編程并不等于一定要當程序員。在深圳華龍學校教師陳仁看來,學習編程更多的是讓孩子理解未來的運行方式,提升科學素養,掌握面向未來的思維方式,特別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NOC編程貓創新編程辦賽的初衷,即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激發青少年創新思維、鍛煉實踐能力。
深圳華龍學校教師陳仁正在使用點貓科技的源碼編輯器Kitten進行教學。
陳仁介紹,她在日常的備賽教學中,特別注重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程序,把大問題不斷分割成小問題,并且思考如何利用編程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孩子們不僅是在比賽和日常學習中能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之后在生活中碰到問題也能夠自己去嘗試解決。”
通過陳仁的分享中可以看出,孩子們通過日常編程學習或比賽中的鍛煉到了新的思維模式,逐步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為未來融入高速發展的時代奠定良好的成長基礎。
“最開始參賽只是喜歡而已,沒想到越賽越想學”
任教于重慶市龍門浩隆平小學校的王節,是一個懷揣著教育夢想和責任的信息技術教師。她多年堅守在信息技術教學崗位,所指導的學生在各類編程競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個人也多次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今年的NOC編程貓創新編程落幕后,王節看著孩子們努力拼搏而來的成果感到非常欣慰。“參與NOC編程貓創新編程這類鍛煉計算思維和綜合素養的比賽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孩子們在比賽中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編程技能和優秀的計算思維能力,還需要學會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整合所學理論知識來解決問題。”
重慶市龍門浩隆平小學校的信息技術老師王節通過編程社團招新。
在王節的班級里,比賽就是孩子們展示自我的專屬舞臺。“經歷過每次比賽的歷練,孩子們變得更活躍和自信了,還時常主動要求學習更高階的編程知識,為下一次的比賽做好準備。”王節想起孩子們好學的樣子,滿臉笑意。“我覺得在比賽過程中理解為什么、怎么辦,去不斷優化思路、超越自我,是對他們努力最好的回報。
劉宇軒就是王節班上的學生,在今年NOC編程貓創新編程比賽中同樣獲得了一等獎。他說,最開始參加比賽僅僅是喜歡而參與,沒想到越賽越想學,越學越快樂,“在參賽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不斷突破與挑戰自我的樂趣,體會到了付出努力收獲成果的滿足,這些都讓我的編程學習越來越有動力了。這次最后獲得一等獎,也為我的小學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談及參賽收獲,唐浩然也是一臉的自信。他說,從NOC編程貓創新編程一路走來,經過初賽、復賽、并最終有幸和全國的優秀選手同臺競技,這是一種特別的體驗。“我想這其中的收獲不僅僅是要得個什么獎。當我想痛痛快快一次玩兒個夠時,克服它!我收獲了只有付出才能見到彩虹的覺悟;當我遇到個難題想放棄時,解決它!我收獲了持之以恒的毅力;當一個一個問題迎刃而解,我收獲了滿滿的自信,和對未來的憧憬。”
山東壽光現代明德學校的信息技術老師王麗翠正在指導學生編程學習。
已有10年信息技術從教經驗的山東壽光現代明德學校的王麗翠,一直在深入探索與研究更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資源與課題,并多次組織學生參加NOC編程貓創新編程大賽,她認為,參加比賽可以讓學生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明白自己編程學習中的足與不足,很多時候是一個“學習-應用-迭代”的循環過程。“我發現比賽中出現的操作題和創作題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們解構問題的能力。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不僅有利于他們的編程學習,對于他們在其他學科知識上的學習甚至將來的生活也有很大幫助。”
在王麗翠看來,這樣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得以鍛煉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融會貫通。
編程小達人的備賽心得:反復練習,積累靈感
陳仁認為,當一個孩子喜歡編程,并樂在其中時,比賽取得好的成績也是順其自然的事情,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有持續學習的能力。
對于如何激起學生學習編程的興趣,并保持激情、貫徹始終,陳仁分享了她的理解。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學習心理,通過設計巧妙的課程,逐步引導孩子。“日常我會運用練習法讓孩子們進行常規訓練,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安排,把典型練習、變式練習和創造性練習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引導孩子享受比賽的過程,體驗賽中的樂趣。”陳仁說。
其次,備賽的過程爭分奪秒,要想做到效率最大化就需要讓學生掌握項目規劃能力,合理地分配每一步所需的時間,提前做好預判。
對此,王麗翠也有自己的教學方式,即先讓學生學會自主規劃全局,然后再逐一拆解問題進行細節上的優化提升。“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學生們需要縝密思考每個賽題部分的優先級,結合反思和迭代優化的思維模式,反思程序中的缺失與不足之處,反復進行優化與迭代,最終達到滿意的效果。”
在老師們的引導下,選手們也各自尋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備賽方法。11歲張嵐已經學了3年編程,或是從小對數學思維非常感興趣,他的備賽方法邏輯清晰且目標明確,這也讓他一舉拿到此次NOC編程貓創新編程賽項小學組一等獎。他為此總結了三個自我訓練的備賽方法:一是基礎鞏固,把所有模塊的要點都復習一遍,對于一知半解的部分,先查資料再帶著無法解決的問題去請教老師;二是持續練習,當我完成對所有知識點的整體梳理之后,就進入持續練習階段,通過不斷做題加深對每個知識點的理解;三是限時訓練,比賽都是有時限的,在平時練習時為了完善作品對于時間不會有太多考慮,但是在賽前兩周我會進行限時訓練,鍛煉自己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時間規劃能力。
對于創作題,張嵐還安排了加強訓練,每天請媽媽隨機出主題,限制自己在90分鐘內完成,完成后再復盤作品中的不足和創作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并在下一次訓練時著重注意,循環往復積累靈感和創作思路。
任何比賽都是一場考驗,NOC編程貓創新編程也不例外,而且是面向未來的考驗。在這個舞臺上,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正涌入其中,他們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地得到鍛煉,這也讓他們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更加充滿信心。
未來,點貓科技將繼續專注國產編程工具的創新,一起陪伴廣大青少年探索未來更多的可能性,關注青少年綜合素質和科學素養的發展,為未來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儲備奠定廣闊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