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紓困質效創新智能服務 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精準賦能小微穩健發展
2022-07-19 點擊:次
小微企業是中國發展的生力軍、就業的主渠道、創新的重要載體。在當前疫情下,小微企業的生存遭遇挑戰。近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受疫情影響困難行業企業等金融服務的通知。通知中強調:“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推動信貸余額穩步增長;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提升融資擔保效能;創設專項紓困產品”等。
紓困專項行動“降本增效”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指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有幾個重要特征:一是現金流吃緊,紓困、救急的貸款需求突出;二是部分中小微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有一定新增信貸需求。
結合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平安普惠推出助企紓困專項行動,采取“降、延、免、提、擴”五大措施,覆蓋各類小微融資服務方案,加大對小微企業主紓困解難、企穩恢復的金融服務支持。
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聚力提升惠企紓困措施質效從金融服務和經營助力兩方面加大對小微企業主的支持,以實際舉措助力小微企業復產穩產。
今年以來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對受特殊時期影響的小微客戶進行了密集回訪調研,針對融資需求變化趨勢,采取了從創新金融服務產品到保障線上綠色服務通道,從提額降費到靈活還款方式的各項舉措,此次助企紓困專項行動將延續全年,融資紓困措施全面加碼。
許先生是眾多小微企業主中的一員,在北京從事零售行業,經營著3家中型零售超市。春暖花開,本是顧客們購物欲旺盛,紛紛采購出游的時節,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大家正常的生活節奏。 許先生的3家超市雖然可以開門經營,但是營業額卻受到了大幅影響。許先生本人被隔離在家無法出門,每日為店鋪租金、員工工資等經營開銷發愁。在這緊要時刻,許先生第一時間聯系了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咨詢顧問小賈。
“辛虧之前在小賈拜訪時,添加了他的微信,沒想到關鍵時候起了大作用。”徐先生感嘆到。針對小微人群互聯網覆蓋率低的特點,平安普惠搭建了圍繞小微經營場景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獲客渠道,最大化覆蓋小微人群,為小微客戶提供多渠道、全方位的綜合服務。在線上,平安普惠借助遠程服務團隊為借款人提供便捷、快速的全線上服務;在線下,通過地面服務團隊向有較大額、中長期資金需求或數字技術應用能力薄弱的人群提供個性化、顧問式的“身邊服務”,為客戶介紹和推薦適合的融資產品和服務。
小賈迅速了解了徐先生的情況,并推薦了融資方案。徐先生通過平安普惠陸慧融App順利出額40萬。“本來一直很擔心沒法獲得額度,多虧了現在推出的助企紓困專項行動,每個融資環節都有可以體會到很大的優惠支持力度!”許先生欣喜的表示。靠著申請下來的貸款,許先生順利支付了租金和員工的工資,平穩度過了疫情難關。
平安普惠還嘗試多角度幫助小微破解經營難題,推出數字化經營賦能工具“陸慧融生意通”,幫助小微商戶擴大產品采購、銷售途徑、優化供應鏈,多進貨、進好貨、更好賣、多賺錢。
產品、科技創新“增量擴面”
平安普惠想小微企業所需,憑借技術革新,創新推出一站式智能融資產品“陸賬房”。
據了解,“陸賬房”可實現一個流程、只申請一次就能獲得滿意結果;客戶還可選擇組合融資方案,進而獲得費率優惠。產品底層通過應用“人+企”多維度風控體系,客戶向AI客服提供申請信息后,如果對初步評估出的額度、費率不滿意,可通過追加提供企業資質信息、個人保單、個人車輛信息、擬抵押房產信息等進行“信用加油”,AI可快速生成最多4種融資方案供客戶選擇,最高可獲得1000萬元額度融資。
傳統的小微融資業務流程是客戶先選擇產品再進行申請,小微融資服務的復雜性造成了客戶選擇難題,客觀上給貸款形成了使用門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首貸難”。
如果“盲選”,客戶很可能開啟一場折騰之旅,因為傳統融資服務每個產品都有各自的申請流程,客戶對申請貸款如果對結果不滿意,只能再次申請別的產品。
而“陸賬房”充分的解決了這一痛點。為當好小微企業發展“貼心人”,陸賬房強化了平安普惠特色的“AI+O2O”服務,一位線下咨詢顧問將為客戶提供全周期的專屬服務,融資不但更容易還省心。
平安普惠產品相關負責人表示:“平安普惠直銷渠道已經切換為陸賬房統一入口。陸賬房自2021年9月在部分地區開始試點,截至5月29日,累計幫助4萬名客戶獲得了115億元融資。在這期間,客戶對陸賬房的累計選擇率為96%。
與小微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相比,我們只是邁了一小步,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仍有待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產品是連接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的橋梁,為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需要不斷加強金融服務產品創新。”
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將繼續踐行普惠金融使命,通過紓困市場主體服務實體經濟,為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用專業創造價值,讓金融更懂小微,讓普惠金融更有溫度,為北京的經濟穩健發展作出“普惠貢獻”, 助力達成共同富裕目標。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