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三省”服務助力秋收“糧滿倉”
2022-10-26 平安普惠 點擊:次
當前,“三秋”生產工作在全國陸續開展。據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截至9月28日,全國秋糧收獲近三成。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不誤農時搶收秋糧,確保豐收入庫,落實秋冬種面積。做好“三秋”生產工作是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的重要基礎。最近一段時間,圍繞秋收、秋種、秋管,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加大資源投入,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助力備戰“三秋”,確保秋收“糧滿倉”。
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平安普惠作為國內最早專注于服務小微企業主的信貸服務機構之一,積極響應監管號召,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切實減輕客戶還款壓力,促進涉農小微企業生產,支持農產品穩產保供,服務京郊特色產業發展。
“三省”服務讓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有底氣
北京市存量農民專業合作社7000余家,規模不斷擴大,管理持續提升,在鄉村產業發展中擔負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帶領農民進入市場,帶動農民增產增收、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力量。大興區某農民專業合作社以蔬果產銷為主營業務,通過租賃種植基地、農戶分散種植、合作社統一管理的模式,探索出了“合作社+農戶”共同增收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京津冀及內蒙等多地農戶增收。然而近兩年疫情的反復,造成合作社下游客戶需求不確定性增加,并且回款賬期有所延長。5月疫情爆發之時,正值該合作社與吉林種植基地協商租賃事宜,原本想擴大當地種植基地規模,但由于流動資金有限,一直未能落地。
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一直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撬動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提供專項服務支持。2020年以來,為有效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穩產保供抗擊疫情,穩定經營發展壯大,北京普惠北京分公司不斷加大信貸支持力度。針對該合作社面臨的資金周轉難題,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的咨詢顧問小吳第一時間與該合作社的負責人聯系,為其評估測額,最后為其合提供了近百萬元的資金支持,給予涉農優惠利率,并增加自主支付方式,滿足其靈活用款和降低成本的需求,合作社租賃種植基地、擴大種植規模再無資金短缺之憂。
鄉村多維振興支持服務三農小微
一直以來平安普惠積極響應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綱要目標,充分發揮服務城市小微能力,通過多方合作創新支持鄉村小微群體經營與發展,協助推進鄉村振興發展。2021年,平安普惠累計為超22萬名涉農產業小微企業主、農戶提供超380億融資服務。
圍繞農村女性發展、產業協同發展模式、傳統文化傳承與商業賦能等方面,實踐“平安普惠鄉村多維振興支持模式”,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服飾報等機構,開展“平安普惠惠農金”、“扶貧新農人”、“媽媽的針線活”等公益項目,從鄉村小微群體的實際需求出發,推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與“農業現代化”。截至2021年8月,平安普惠累計協助近300位農村合作社帶頭人及農創者獲得幫扶資金超1.33億元,直接扶持超過800戶貧困戶,覆蓋40個縣域,帶動周邊超10000人,覆蓋14個省份,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等多種農業類型。
自2017年開始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合作惠農金項目;蒉r金面向貧困地區女性創業者,以增加城鄉貧困婦女收入、提高婦女素質為核心,立足“造血”式扶貧救助,探索婦女扶貧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2021年6月30日,平安普惠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寧夏回族自治區婦聯、寧夏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等單位,在寧夏銀川靈武市宣布發放新一輪1000萬元平安普惠惠農金,將在全國6個省份(甘肅、寧夏、河南、安徽、江西、云南),為13位女性創業帶頭人負責的農村小微企業、合作社提供資金支持,支持其創新創業,帶動周邊農村女性發展,共同振興鄉村經濟。其中,重點支持地區之一的寧夏四地——銀川、固原、中衛、靈武的5個項目,將獲得250萬元的“平安普惠惠農金”支持。截至2021年12月,平安普惠累計協助農村合作社帶頭人及農創者獲得免息惠農金2660萬,直接扶持超600戶貧困戶,戶均增收超1萬元。項目覆蓋十個省份。
2020年起,平安普惠聯合平安集團、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扶貧新農人”項目,以合作社為基礎,從技術、品控、組織化建設、價值鏈管理、品牌效益與銷售等多方面,立體化為“新農人”提供產業發展支持,形成小農戶與市場的有機銜接。自開展以來,“扶貧新農人”協助甘、陜、贛3地,4個合作社,約900戶社員實現了增收。采取以購代捐的消費扶貧路徑,采購各地特色農產品超4000萬,為多個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打開銷路。
未來,平安普惠北京分公司將繼續踐行社會責任,勇擔金融支農重任,不輟耕耘農村沃土,辛勤服務鄉村振興,全力助推涉農小微經營主體抗擊疫情、渡過難關,持續經營、發展壯大,為首都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守好城鄉居民菜籃子不遺余力,以扎實的服務行動、豐碩的支農成果、堅強的金融保障助力秋收“糧滿倉”。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