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AI+醫療領域的先行入局者
2024-04-23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美年健康,算得上AI+醫療領域的先行入局者。
醫療領域已成為AI技術應用最廣、成效最明顯的領域之一。3月,科技界如英偉達和谷歌等公司,表達了對AI+醫療的重視,這讓整個市場對這一領域的興趣又熱了起來。
過去六年時間,千億資金砸進了AI+醫療賽道,推動了影像AI、新藥研發AI、機器人AI,以及智慧醫院等多領域的快速發展。AI已經不再只是簡單地替代或優化人類的工作,而是開始真正參與到重塑醫療流程中來了,AI+醫療開始進入2.0時代。
當好AI2.0時代的生態共建者
AI+醫療2.0時代,有著最迫切重塑需求的場景之一,是線下醫療,如醫院,又如體檢中心。
《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數據顯示,我國體檢人次由2009年的2.3億增長至2021年的5.49億,全國體檢行業滲透率約38.88%,已接近40%。
行業數據顯示,美年健康市場占有率達民營體檢市場近1/4,同行中除了愛康國賓市占率超5%外,其他幾百家的市場占有率都很低。
也就是說,作為行業龍頭,美年健康想保持業績持續增長,只有自我變革和創新。
這是作為一家傳統的線下連鎖經營的企業,美年健康在AI這件事上起步頗早的重要原因。
如今,美年健康更是拉滿架勢要當好AI2.0時代的生態共建者。其中關鍵的一步,就是今年與華為云合作,落地“健康小美”數智健管師。
“健康小美”,是一款利用生成式AI技術和精準的數據驅動服務來主動對用戶的身體情況進行監測、檢測和預測的機器人。通過這款產品,用戶在上傳個人生活習慣、運動情況等信息后,可一鍵生成適配自己的數字健康檔案、健康體檢方案和預防措施。這個檔案還可以通過三維數字孿生技術,為用戶創建一個虛擬的“數字孿生體”,提供更加直觀的健康狀態模擬和理解,以跟蹤自己身體的變化。
同時,“健康小美”還可以對用戶進行主動式健康問答,記錄用戶的健康數據、體檢報告、病歷數據等信息,實時、主動分析并分級用戶的健康風險,為用戶提供進一步的健康建議和生成個性化的健康計劃,并提醒執行。
從企業端來說,通過將用戶在美年健康留存的體檢檔案和“健康小美”持續收集的信息,結合智能化的健康管理平臺和孿生數字人功能等整合,最終或能構建用戶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健康檔案。
基于此,美年健康在AI1.0時代拓展的檢后專科、基因檢測、慢病管理、健康保險等一系列增值服務都能被整合,并可為用戶提供一對一、私人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健康小美”數智健管師后臺將和美年健康的扁鵲智能體檢管理SAAS(軟件運營服務)云平臺全面打通,進一步升級數字化賦能體檢全流程管理。
這意味著,未來,用戶從預約、體檢、報告解讀到后續的健康管理和干預整個環節,都將得到優化和提升。云平臺還將加強與醫院、保險公司、健康管理中心等伙伴的深度合作,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健康管理生態系統。此外,這一平臺還可以提供影像遠程閱片、專病慢病專管服務體系、就醫綠通、創新健康保險、營養品定制等后端健康管理增值服務。
由此,美年健康業務流程也將發生變化,將從之前用戶主動體檢獲取信息后為用戶提供對應的服務,轉變為“通過健康小美,對用戶健康信息監測并對用戶身體情況提醒,并主動提供健康管理方案”的模式。
這聽起來是個挺有雄心的項目。
那么,為何是由美年健康來探索AI2.0路徑呢?原因包括:一是美年健康旗下有近600家體檢中心作為流量入口,每年約為3000萬人次提供服務,這為AI2.0的建設提供了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大數據來源;二是美年健康在AI1.0時代已經打造數字化健康管理平臺;三是美年健康從5年之前就開始研發AI1.0,并已經拓展了很多應用場景。
基于此,這場美年健康與華為云、潤達醫療的三方合作中,美年健康有底氣“帶資進組”。
AI賦能美年健康業務優化
公司成立以來,美年健康借著國家政策支持社會辦醫的“春風”,以及體檢業務以醫療設備檢查為主、醫生交流解讀為輔,憑借“快速復制”的經營特點快速擴張。目前,美年健康已經擁有近600家體檢中心。其中,控股體檢中心有290家,這一數據較2011年度翻了9倍有余。
規模化運營之下,美年健康長期要面對運營壓力,其中最主要的是管理壓力和人工成本壓力。
加上伴隨著體檢行業競爭的加劇,加快診斷效率,提升用戶體驗,以及不斷提升醫療品質及服務,無疑會成為“差異化優勢”,也成為美年健康持續保持行業競爭優勢的必經之路。
也意味著,“降本、提效、增質”三者,是每一家健康體檢機構不斷發展壯大后,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年健康選擇了AI賦能業務優化。
美年健康在AI1.0時代大力布局拓展的更多應用場景,為轉向2.0時代提供了關鍵支撐和鋪墊。2017年起,美年健康推出多個融入了AI技術的專精特新系列產品,包括肺結節AI、心血管AI、眼底AI、超聲AI、腦健康AI項目等,帶來了業績增量。
數據顯示,2023年度,美年健康的肺結節日均檢出約16011例,全年檢出數近585萬,檢出率26.84%;累計完成288萬次非門控鈣化積分篩查,其中陽性占比約6.03%,重度陽性占比約0.28%;完成腦健康檢查突破10萬人次,中高風險異常檢出率達14.14%,記憶相關海馬體異常檢出3.24%,腦衰老相關的腦白質高信號異常檢出27.71%。
基于大數據優勢,美年健康在完成“健康體檢”檢前服務和檢中診斷業務上,延伸到檢后專科、基因檢測、慢病管理、健康保險等一系列增值服務,帶來更多應用場景下的業績增量。2023年美年健康發布業績預告,實現營收107.3億-110.5億元,營收均值108.9億元。2017—2023年期間,美年健康營收年復合增速9.7%。
除此之外,美年健康搭建數字化運營平臺,提效增質,增強客戶黏性。
美年健康利用AI賦能,從最初推出“微信+支付寶雙端小程序”“美年臻選線上商城小程序”等線上平臺,到上線包括扁鵲智能體檢管理SAAS云平臺、影像PACS系統、檢驗質控LIS系統在內的醫技平臺集群,分別從用戶服務、輔助診療、數據管理等不同角度切入,賦能體檢全流程質效提升,打造了較為領先的數字運營平臺。
扁鵲系統無需依靠人力,自動實現分時預約、快速登記、智慧導診、數據實時互通、樣本追蹤、檢查類異常結果自動上報等功能,在檢前、檢中和檢后為客戶提供各種精細化服務;影像PACS云平臺將海量醫學影像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儲、歸檔和通信,提高醫生閱片效率,助力遠程醫療的實現;LIS系統實現檢驗科信息管理智能升級,提升對海量數據的快速準確處理。
通過這三大系統,美年健康旗下體檢中心的業務效率和醫療品質得到了較大提升,使美年健康的“用戶流量入口優勢”不斷得到強化。
此外,美年健康牽頭并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健康體檢大數據云平臺構建”項目結題,依托體檢中心多年積累的大規模、多模態體檢數據,已完成超1.3億人次健康體檢數據的匯集和治理,實現了跨機構、跨系統的健康體檢數據的整合。
推出“健康小美” 拓展業績增長新引擎
美年健康憑借大規模的流量數據入口優勢,拓展了更多AI賦能下的應用場景,并帶來了業績增長。接下來,美年健康最有動力做的就是將業務場景整合,這也是數智健管師——“健康小美”推出的原因。
據悉,“健康小美”內測版已于4月15日上線,并在美年健康旗下的體檢中心試運行,下一步就是正式在業務中應用,可以說美年健康已經是AI+醫療2.0時代少有的已實現醫療商業化落地應用的企業。
對業務發展來說,“健康小美”落地后,有望驅動用戶從“單次體檢服務”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升級,并為美年健康在當前體檢業務基礎上增加新的業績增長引擎。
一方面,美年健康累計體檢量已在億萬人次級別,體檢客戶中有相當高比例的人群更愿意為個性化、智能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支付額外費用,未來,通過“健康小美”提供的增值服務,有望提升業務平均客單價。
另一方面,從“健康小美”的后端健康管理增值服務來看,包括影像遠程閱片、專管服務體系、綠色就醫通道、健康保險創新、營養品定制服務,以及未來可能催生的一系列服務和產品的創新生態如智能穿戴設備、數字療法等,有望帶動較大的產業規模。
艾瑞咨詢發布的《2024年中國健康管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國內健康管理市場規模18107億元,預測2023—2028年將以12.5%的年復合增速增長,到2028年有望達到32558億元,則未來5年還有近1倍的增長空間。
“健康小美”的落地,使得美年健康將享受國內健康管理賽道發展的更多紅利。
人工智能與醫療行業的融合并不容易,一方面不能脫離開醫療行業自帶的安全為先的屬性;另一方面,獲取大量的用戶數據與拓展更多的AI應用場景也是重中之重。美年健康在抓好這兩點的情況下,推動了AI賦能業務提效增質以及業務流程重塑的落地應用,并有望支撐其較長時間的業績穩健增長。
不可否認的是,美年健康作為體檢行業的頭部機構,會帶來“示范效應”,未來有可能引領健康體檢行業其他企業的AI布局模仿。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