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續實施質量強市戰略 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2022-10-22 中國消費網 點擊:次
9月28日,記者從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2021年,上海市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為95.34,連續13年排名全國第一,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為97.12%,高于全國水平4.04個百分點,連續4年穩定于卓越質量競爭力階段;連續7次獲得國務院質量工作考核A級。近年來,上海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大力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助推上海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為有效發揮上海質量基礎設施聚集的優勢,更好服務企業,特別是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實施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試點項目,整合計量、標準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質量管理、品牌培育、人才培養和知識產權等各項質量技術資源和要素,面向市場主體提供質量問診、技術幫扶等綜合服務,有力推動企業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市共建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40個,各試點項目“一點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共服務市場主體數量近5萬家,幫扶企業2000余家,解決質量問題548個,為企業提升工業產值約2410萬元。例如,普陀區依托上電科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總部)、國家機器人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市機器人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設立上電科服務站,為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質量綜合服務。2021年,上電科服務站共開展技術服務232項,受理機器人產品研發測試200余項,對接20余個創業孵化項目,申報專利45項。
同時,發揮政府質量獎勵制度作用,以一批質量標桿龍頭企業帶動企業質量提升。目前,上海已有453家組織、189名個人獲得國家、市、區政府質量獎,遍布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公共交通、醫療衛生等30個行業,形成了“樹立一批質量標桿、推動一個產業質量提升”的產業質量提升模式。在實施政府質量獎勵制度過程中,通過搭建公共交流平臺,大力宣傳上海市政府質量獎獲獎組織和個人的質量管理方法和經驗,有效傳播了質量文化。近年來共培育1.2萬余家組織并孵化1100余家組織學習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有效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供應鏈質量提升。例如,閔行區市場監管局牽頭集聚轄區內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航商發、中船重工第七一一所、上海航空電器、電氣電站集團、電氣風電集團等6家高端裝備龍頭企業,成立“閔行區高端裝備制造業質量提升合作聯盟”,形成“鏈主企業帶動、上下游互融共生”高端裝備制造業標桿企業引領示范的產業鏈供應鏈整體質量提升工作模式。吳江、常熟的兩家中小企業供應商,通過聯盟定向質量提升活動,年合同量從200萬元擴大到3000余萬元,產品質量問題下降20%以上,有效實現供應鏈供需雙方的合作共贏。
針對中小企業質量提升,上海發布《開展群眾性質量提升活動的指導意見》,以提質、降本、增效為目標,大力推動企業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實施質量提升“萬千百”工程,開展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公益培訓,2021年參與群眾性質量活動企業基層班組1萬余個,參與職工達15萬余名,涌現質量管理小組優秀成果260余個、質量信得過班組優秀成果100余個,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超過38億元。例如,奉賢區近年來深入推進中小企業“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孵化+5S現場管理孵化+QC小組(QCC品管圈)孵化+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推廣”的“四位一體”質量提升培育機制,以“政府出資、企業主體、機構支撐、商會參與”的模式,將質量提升“大禮包”送到中小企業身邊。由政府出資引入專業管理專家免費為入孵企業“把脈號診”;在區級政府質量獎的評審過程中增設了針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成果獎和首席質量官獎,培育一批細分市場領域的“隱形冠軍”。截至目前,該轄區內已孵化培育211家次重點企業,已有27家企業和6名個人先后獲得奉賢區區長質量獎,并有5家企業及2名個人先后獲得上海市政府質量獎榮譽。(記者劉浩)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