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的一把手往往不主管質量,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人力和財務上。這種方式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即一把手要掌控全局,但也正因如此,卻往往弱化了對質量的管理。
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中,列出了質量管理的八大原則。其中,第一條是以顧客關注為焦點,即質量不能脫離于實際需求,企業要生存發展,其主營業務都必須要圍繞這一點來開展。第二條就是領導作用,更確切地說是一把手對質量的重視程度。
國際標準化組織通過對全球先進企業研究發現,只有企業一把手對質量高度重視,企業所生產產品的質量,才有可能保持一個較高的水平。然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國絕大多數企業所不具備的。
中國企業的一把手往往不主管質量,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人力和財務上。
這種方式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有很大關系,即一把手要掌控全局。只要控制住了人力,企業內部就不會出現能夠挑戰一把手權威的勢力;只要控制住了財務,企業就會對股東以及內部員工有一個交代,一把手的位子就會坐得更穩一些。
但一把手還是很重視質量的,他們知道不重視質量的后果。因此,在一些重要的質量會議上,一把手會向與會者宣貫企業的質量方針、質量目標,會講一些諸如“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第一“之類的話。有的一把手還會賦予質量副總很大的權力,由此表明自己對質量工作的高度重視。
說實話,一把手能做到這些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一把手是繁忙的,每天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但又不能完全自己支配。很多企業朋友介紹,企業內部的會議特別多,老板每個月的工作日程,幾乎已經被這些例行會議排滿,還不包括很多的臨時會議。
除此之外,還要出席一些重要的外部會議,甚至要親自接待一些重要人士等等。因此,對于一把手不主管質量的事實,在進行第三方質量管理體系審核時,審核人員也是認可的。
然而,主管和重視卻是有著本質區別的。一把手主管哪個部門,即使再不重視這個部門負責的業務,該部門的地位也要明顯高于其他部門。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一把手批準的文件,涉及到的相關部門都會執行。但一個副總批準的文件,相關部門就要考慮考慮了。即使要執行,也要拖上一拖,去處理他們認為的更緊急的工作。更有甚者會置之不理,說“你們這是瞎胡鬧,按照你們的要求沒法開展工作”。
久而久之,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矛盾就會不斷加劇。而更高層的副總們多少還是會偏向自己主管的部門,彼此之間當然也會有爭議。這種爭議再傳遞回各部門,最終轉化為相互扯皮、互不配合。
但是,質量工作是一個特別需要各相關部門全力配合,才能做好的工作。質量部門不負責設計、不去采購、不制定工藝、不進行制造、不開展售后服務,質量部門只是負責每一個環節的質量控制。
出不出問題,關鍵在于每個環節的工作是否到位。但沒有任何一個部門會勇于承認自己的問題,扯皮、推諉現象成為常態。
這時候需要質量部門站出來進行仲裁,但仲裁是需要權力的。因此,質量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以權力和地位為前提的。質量部門的作用,實際上就是裁判的作用。
足球比賽中,如果裁判沒有紅黃牌,沒有相應的處罰機制,那么場上的球員就都可以胡來,而且拒不承認錯誤,比賽就會變得失控而混亂。如果質量部門弱勢,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出了問題,就是質量部門的責任;沒有問題,那是應該的。
因此,一個產品質量處于高水平的企業,質量部門必定強勢。但一個企業內部,誰能給質量部門最大的權力和地位?顯然只有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