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車事故折射出的問題不能僅用校車質量差來掩蓋,說到底這是教育制度問題。
11月16日,甘肅省慶陽市一輛幼兒園接送校車與一輛大翻斗運煤貨車相撞,最終造成19名幼兒、司機及一名陪護教師死亡、數十人受傷的嚴重后果,一時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媒體的報道中,有幾個關鍵詞被反復提及,私立幼兒園,校車超載,校車受損嚴重等。這幾個關鍵詞把公眾的怒火引向了私立幼兒園老板及校車的質量上,一時人們紛紛譴責私立幼兒園老板為牟取暴利而不顧幼兒生命安全,同時認為政府主管部門也難辭其咎。
人們的指責主要集中在三點,第一是私立幼兒園設施不完善,保障不健全;第二是校車超載;第三是校車質量不過硬。
先來看第一點,私立幼兒園的設施不完善,安全保障不夠,這是否說明私立幼兒園的出事概率就比公立幼兒園更高呢?從近幾年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似乎確實是這樣的,屢有私立幼兒園出這事故那事故的。然而,我們不可被表面現象迷惑了,因為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之間的差距實在太大了,這兩者之間的競爭根本就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公立幼兒園有國家財政支持,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都不是私立幼兒園可比的,然而公立幼兒園數量太少,滿足不了幼兒入園的需求,私立的自然就會彌補上。
私人老板財力有限,很多私立幼兒園設施不完善,手續不健全,可是這畢竟吸收了很大部分的幼兒入園。政府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近些年公立幼兒園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公立幼兒園淪為特權人士及富裕家庭的專用,這讓廣大留守兒童怎么接受幼兒教育呢?對私立幼兒園及打工子弟學校等“不合格”的單位出了事不能一味指責,整頓關閉了事。
就像一個餓極了的乞丐,有人給他一塊沾滿灰塵的餅,這餅自然是不衛生的,可是如果你不肯給他干凈的餅,又怎么可以把人家的臟餅扔掉呢?
再看第二點,校車超載,關于這點,有個網友說得很好,車輛超載和車輛超員是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超載是指車輛的載重量超過了車輛的設計限度,這是萬萬不可以的,因為它會使車輛的正常性能受到損害,比如車輛剎車失靈、車輛底盤不堪重負等,這將會給行駛中的車輛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但車輛超員則完全不同,超員是根據舒適性來設定的,與安全性能沒有必然關聯。
甘肅出事的校車屬于金杯車,核定載員人數是9人。而9座的金杯微型車,其大排量型號車載重量一般都在3000公斤以上,最小排量的也在1500公斤以上。
出事的校車里面有兩個成人,61個幼兒。
一般情況下,兩個成人合計為120千克,個幼兒平均為4.5歲的話,平均體重應該是15?20千克,按20千克算,61人總重是1220千克,加上成人的重量,是1340千克,少于1500千克,所以,出事校車只能算是超員,還不算是超載。超員的后果主要是車里面的人擁擠,不舒服,這跟安全性不能相提并論。
還有第三點,校車的質量問題。甘肅校車事故一出,很多人就發出美國校車的圖片,并說美國校車質量如何如何過硬。
這其實是掩蓋了問題的本質,因為校車質量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能以校車跟別的車輛相撞而撞不壞為目標,關鍵是讓校車不被撞。要不被撞壞的話,最好開著坦克接送孩子,當然其他車輛,如公交車,班車之類的最好也換成坦克,因為不只是孩子的生命重要,誰的生命不是重要和寶貴的呢?
校車事故折射出的問題不能用校車質量差來掩蓋,說到底這是教育制度問題。教育是公益性的事業,是關系國家、民族千秋萬代的事業,可是我們的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實在太少,光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口號是不行的,必須確確實實加大投入,真心真正改善學校條件,為下一代謀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