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又過去了,帶著企業的幾分忐忑,帶著消費者的幾許快意,在轟轟烈烈的揭批與維權中,告別了又一個年頭。
熱鬧之后總會歸于平靜,“3·15”給人們帶來的震撼與感觸也在大家的熱議中慢慢消失,一切的一切又平常起來。
回顧歷年的“3·15”,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3·15”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中,我看到蘋果、大眾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出現在揭批之列,讓人震驚,也讓人感慨。
在這種不講情面的揭批中,我們看到了相關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決心和力度,看到了公正消費、平安消費的希望。“3·15”,用其特有的方式,向全國消費者傳遞著正能量。
感動之余,我也不禁感慨,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太少了。
消費,是一個一年要伴隨我們365天的話題,消費者的權益也要保護在每時每刻。所以,打假維權、揭露批判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每年的3月15日這天,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消費大環境應當是一個持之以恒的課題。
對于企業來講,“3·15”就是一面鏡子,可以讓任何的瑕疵暴露無遺,學會用這面鏡子反思,才會看到良心和責任,也才能在商戰中取得真正的勝利。
就像是生活中每天都要照鏡子一樣,對良心和責任的反思也不應間斷,更不能僅僅靠外力督促和提醒。3·15”又過去了,帶著企業的幾分忐忑,帶著消費者的幾許快意,在轟轟烈烈的揭批與維權中,告別了又一個年頭。
熱鬧之后總會歸于平靜,“3·15”給人們帶來的震撼與感觸也在大家的熱議中慢慢消失,一切的一切又平常起來。
回顧歷年的“3·15”,我不禁產生了一個疑問:“3·15”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在今年的央視“3·15”晚會中,我看到蘋果、大眾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出現在揭批之列,讓人震驚,也讓人感慨。
在這種不講情面的揭批中,我們看到了相關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決心和力度,看到了公正消費、平安消費的希望。“3·15”,用其特有的方式,向全國消費者傳遞著正能量。
感動之余,我也不禁感慨,這樣的日子實在是太少了。
消費,是一個一年要伴隨我們365天的話題,消費者的權益也要保護在每時每刻。所以,打假維權、揭露批判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每年的3月15日這天,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消費大環境應當是一個持之以恒的課題。
對于企業來講,“3·15”就是一面鏡子,可以讓任何的瑕疵暴露無遺,學會用這面鏡子反思,才會看到良心和責任,也才能在商戰中取得真正的勝利。
就像是生活中每天都要照鏡子一樣,對良心和責任的反思也不應間斷,更不能僅僅靠外力督促和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