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事關人民生命健康財產安全。然而在法規比較健全情況下,為什么我國仍頻頻出現產品質量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缺乏責任感。
一、責任感的定義與內涵
1、定義。責任感也叫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組織、對社會、對國家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以及與之相應的遵守規范、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態度。
責任感是一種互動關系意識。個體與環境(企業、社會等)發生的互動關系,個體為企業或社會負責,企業或社會為個體提供相應的回報。
2、內涵。責任感或責任心是一個與人的心理有關的概念,其產生根源來自以下兩個方面:
(1)主動式的,受到激發,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對待事物的熱情。如:科學家對未知領域的興趣愛好所引發對科研工作的強烈的熱情。這種熱情是其能否做好科研工作的前提,也是其個人能力發展的催化劑。這種熱情能夠引導科學家義無反顧地、廢寢忘食、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激發是以主動性為主,受興趣、愛好、目標等引導。也可被組織、有魅力的領導感染等。
(2)被動式的,受規則等約束,對違反規則所導致損失的恐懼。如:違反公司規定就要受到懲罰(罰款、降薪等),以及與公司主流企業文化相沖突將導致精神壓力(輿論譴責)等等。
主動式所形成的責任感持續時間較長、效果顯著,容易出成果。創新性強的事業主要靠主動式的責任感。
被動式所形成的責任感持續時間短,需要反復加強。事務性的工作主要靠被動式形成的責任感。
二、責任感的影響因素
責任感或責任心不是與生俱來的,它的形成與發展是伴隨著人的成長逐步形成的,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具有動態性和反復性。影響責任感或責任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
1、天性。責任感是有群體差異的,責任感的高低或責任心的強弱是與個人的興趣、愛好,個人的自我定位、對待生活的態度、對國家、企業、社會的認可程度、以及個人的人生目標等息息相關。責任感是一個綜合復雜的系統,是多種自我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
2、與責任對象的關系。能否產生對責任對象的熱愛,工作的內容和性質能否喚起個人的激情。責任對象提供的回報能否滿足個體需求,不僅滿足物質上的生存需求,還要滿足受尊重、成就感等精神層面的需求。只有形成良好互動關系和匹配,責任感或責任心才能達到最大化。
3、激勵。責任感的形成與個體所處的環境密切相關,個體所處的群體或組織給個體的激勵,不管是物資的還是精神的都會煥發出個體對待事物、對待組織的熱情,這種熱情就是責任感或責任心。
4、規則。正如張瑞敏提出的“斜坡球體理論”中描述的“人性就像斜坡上的球體,總是會有惰性的,一旦缺乏了前進動力的時候,他就會自然而然地下滑!”當人缺乏對某種事物和工作的責任感時,只能靠規則來規范人的責任感。這種方式是被動的,比積極主動的人效果差很多,但是為了組織的共同目的被迫采取的手段。比如:海爾廠房里的玻璃窗,改革前布滿灰塵無人問津,改革時將每扇窗戶落實到人并進行考核,工廠面貌立即煥然一新。當主動熱情缺乏時,規則是建立責任感必不可少的必要的補充手段。
三、責任感的評價
個體的責任感或責任心是有巨大差異的,對于責任感強的人應多采用激勵的方法喚起他的熱情,而對責任感較弱的人則需要多采用規則的方法。因此,客觀衡量一個人責任感是采取措施的前提。
1、責任感與人生發展階段的關系。根據馬斯洛的人性需求分析,我們可以做出下圖(圖1)來反應人生的各階段與責任感的關系。
圖1
如圖(圖1)所示,人生是分階段的。在人生的初級階段就是為了滿足生存的需要,這時候還談不上責任感和責任心,完全取決于企業或社會的要求。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后就進入了追求高質量的生活需求的階段,這時候賺錢是主要目的,責任感有所提高。滿足高質量物質需求后,進一步發展到受尊重等需求時,就進入了滿足成就感階段,這時候責任感的主動性開始顯現,對工作和社會的熱情使得責任感快速增長。當進入人生最高階段為實現夢想也就是自我價值實現階段時,完全是主動性驅使,對企業、社會的責任感成幾何數上升。
2、責任感與工作要求的關系。工作要求與責任感相對應的主要是指創造性方面的要求,積極、主動、熱情是創造的基礎。熟練工種對創新要求低因而責任感要求也低,而金融行業屬于創新要求很高的行業,因而責任感要求也非常高。
圖2
從圖中(圖2)可以看出隨著工作內容、性質和報酬的變化對責任感的要求是正相關的變化。平衡線是工作要求和責任感匹配的一條線,也與個人需求匹配,虛線范圍內都是正常范圍。
圖中(圖2)的低級階段是熟練工種如:售票員、工人等,他們只要做好本職工作要求的責任感就可以了。但如果這類人員責任感很強,遠遠超出工作的要求就容易造成失落郁悶,因為工作性質和內容決定了其獲得的報酬和受尊重程度相對較低。責任感超過工作性質和內容的人需要改變工作,進入高要求的領域獲得高回報滿足需求才能實現平衡。
過中線以后就進入高責任感區域,需要個人的主動性所引導的熱情來為組織和社會服務,金融行業就是一個高責任感的工種,對主動性要求很高。如果從事這類工作的人責任感不強,將會由于工作要求所來帶的壓力過大而心理失衡。這樣的人如果不能提高責任感,也需要改變工作內容和性質降低工作要求才能回到平衡狀態。
四、責任感的培養
1、個人。對個人而言責任感的培養最主要的是找準定位,根據分析方法進行自我評判,把自己的理想、目標、興趣、愛好等與工作的要求等結合起來分析,這樣才能調動自身的積極主動性。有了積極主動性,責任感和責任心的建立和培養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要勇于付出,自有經過努力、取得業績才能展示出自己的價值,才能被組織認可,才有可能讓組織放心去承擔責任。
2、組織。對組織而言就是要建立機制和文化幫助組織內的個體提升責任感和責任心。
(1)建立組織內人員責任感客觀評價系統,定期對個人責任感進行評價,動態調整個人責任感系數。同時,了解每個人責任感高低產生的主要原因。對個人自我要求很高、責任感很強的人采取規則的方式,不僅達不到增強責任感的作用,反而會極大的打擊其積極性。
(2)針對不同責任感系數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勵方式。系數高的多采取激勵的方式,激發其熱情;責任感低的多采取規則的方式,強化責任感要求。
(3)培育整個組織內的責任感文化氛圍,形成一個責任感氣場,使得所有組織內人員時刻感受到責任感的壓力。
(4)領導適當放權,讓下屬更多的承擔責任,領導管的過寬、過細,不利于責任感的培養。
作者單位
龔兵:北京莊勝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許洪貴:北京鋼研高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