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圍內,隨著航空公司成本攀升利潤下滑,“雁過拔毛”式的額外收費項目越來越多。
在試行短短9天后,國航“選座費”服務悄然暫停,而海航的500元“選座費”仍在收取。航空公司對航程較遠的部分國際航線征收特殊座位的“選座費”引起巨大爭議,坐飛機還要收取“選座費”,到底是變相漲價還是差別服務?
正方:“選座費”有亂收費嫌疑
甲:機上選座并不增加任何服務成本,航空公司強行收費有亂收費的嫌疑。如果擴展至國內航線,將明顯增加旅客航空出行成本。
乙:航空公司在沒有增加服務也不降低整體票價的前提下,推行“選座費”有失公平,屬于變相漲價。
丙:好座位是個“香餑餑”,航空公司不能從這加價來創收,這有變相加價之嫌。我認為那些靠窗或過道可以留給老客戶,只要在該航空公司乘機達到一定的積分,可以優先免費選擇這些座位,既能讓老客戶感到航空公司對自己的照顧,還能吸引新客源,這比加收100元選座費效果好。
反方:差別服務可以理解
甲:航空公司收取“選座費”的做法可以理解,因為沒有強迫實行,可買可不買,有需要的人群可以為了自己喜歡的位置而購買,覺得沒必要的可以讓航空公司安排座位。有的人旅游就喜歡舒服點選個好座位,不在乎這些錢。
乙:座位是自愿選擇的,如果乘客對于座位沒有要求,完全可以不選擇。要知道,國外很多航空公司在需求疲軟、油價上漲等情況下,為了獲得穩定盈利會推出機上商店、提供更舒適的座位等措施創收。
丙:不同的消費當然會有不同的服務待遇,航空公司推出“選座費”我覺得不錯,各取所需,無可厚非。
選座費該不該收?
業內人士分析,航班選座是否應該付費,在國際航空界并沒有統一準則和明文規定。一方面,航空公司有自主經營的權利,座位預選付費服務已成為國際上很多航空公司滿足旅客定制化要求的新方向;另一方面消費者也有自主選擇權,如果旅客普遍拒絕多掏費用挑座位,航空公司也就無法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