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中葉的美國建筑師劉易斯·沙利文,被認為是建筑上的“現代主義之父”。他最著名的一句格言是“形式追隨功能”——建筑的首要目標在于它的功能,而非它的外形。一間房子要是連讓人舒適安居的基本條件都做不到,就算它裝潢得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其他產品同理。
因此,國際市場的成功經驗是:在產品的基本質量得以保障和市場極大豐富的前提下,個性需求才會自然成長出來。
個性化手機為何沒有生命力
有目共睹,智能手機市場十分火熱,國內外眾多品牌打成一團,競爭激烈殘酷無比,因此,追求產品的個性化,成為許多生產廠商的突破口,一些脆弱的中小手機廠商,甚至包括個別一線廠商,試圖打開所謂的“細分的手機市場”。
電視廣告中有一款專為“成功人士”訂制的手機,說是“雙卡、雙密碼”什么的,特長是專為保護個人私密信息空間,人機分離能迅速報警,兩套開鎖密碼分屬不同存儲系統,煞有介事地宣傳“男人的世界你不懂”,怎么聽都感覺這是一款防“小三兒”專用產品。“成功人士”會大大方方購買使用嗎?
另外,女性手機、自拍手機以及所謂的青年手機、商務手機是數量最多且被廣泛提及的特殊機型。具體例如:女性手機的小米Note女神版、IUNI泡芙手機、朵唯女性手機;自拍手機有美圖手機、nubiaZ9系列;青年手機就有魅藍系列、紅米系列;商務手機就是以三星大器為代表等等。
從廠商的宣傳定義看,女性手機主要是在顏色、外形上與一般手機有所不同,自拍手機專供拍照需求,青年手機完全是性價比的代名詞,至于商務手機,只是價格高高在上而已。
廠商依照的是傳統“創新”邏輯,即在對人群進行細分之后,根據特定消費群體推出針對性產品,迎合特殊群體的特殊需求。然而,事實表明,如今的市場并沒有簡單接受這些“服務”,因為本來是個性化產品,無形中又成為某一“群類”,被細分的人群因而拒絕簡單地被貼上自己是什么的“標簽”,所以并沒有認同廠家的一片好心的“個性”供求。
表面文章不能替代產品內在質量
只所以會出現手機廠商和“細分人群”對立的情況,關鍵在于兩者之間信息的不對稱,企業沒有做過什么象樣的市場調查。然而,喬布斯說過,“消費者并不知道自己真正需求什么樣的產品”,于是,可能是受老喬的影響,國內手機廠商也學著按照自己對市場的預判,憑空制造一款機型,企圖通過互聯網營銷手段使之“炒作”成為新的消費熱點,學習“蘋果”的營銷理念,將自己當成市場流行趨勢的引導者。
可是,中國手機廠商可能忘記了,喬布斯是智能手機的開路先鋒,何況蘋果手機的各項指標至今仍處領先。而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說,如今手機市場琳瑯滿目,可選擇范圍十分廣泛,他們固然要求個性化,但并不是以手機廠商制定的女性、自拍、青年、商務等為標簽的個性化。
并且,縱觀目前很多以女性、自拍等為噱頭的特殊手機,有的是基本的系統優化都沒有做好,有的搭載不是主流的硬件配置,有的獅子大開口要高價,有的干脆就是將普通機型換了張皮……從根本上講,無論上手機還是其他消費品,人們的共同需求,其前提仍然還是看重產品的基本功能和基本質量。太花哨的宣傳是無效的,畢竟,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訓”,中國的消費者有過見識,更有過不少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