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下旬,ofo推出了騎車刷紅包活動,紅包內最高金額為5000元,最低金額也有1元多。搶紅包活動規定:用戶只要在ofo系統顯示的紅包范圍內開鎖,騎行超過500米且達到10分鐘,就可以在騎行結束時領取紅包內獎勵,領取金額超過十元后可以提現。
ofo此舉對于“騎行黨”來說,本來是一件好事,卻被“羊毛黨”算計,他們利用定位修改軟件和批量手機號軟件,足不出戶就做到騎行ofo小黃車并領取其派發的紅包,還有一些人把刷紅包當成了茶余飯后的一項鍛煉活動,早期甚至還有用戶一天就賺取千元以上。相關律師表示,這種刷紅包的行為已涉嫌違法詐騙。 □ 本報記者 陳曉萌 虛擬騎行日進千元
近日,不少騎行族們都發現,“小黃車”有了騎送紅包的活動。打開ofo小黃車的客戶端,原本顯示車輛分布狀況的地圖上,出現了密集的紅包圖標,平臺紅包攻略中寫道:為“鼓勵用戶更規范的用車,平臺實現有效、自動化地調度車輛”現在虛擬地圖中劃出特定區域為紅包區域,用戶在該區域內解鎖騎車,騎行10分鐘,距離達到500米以上,用戶支付后即可獲得紅包,最高金額可達到5000元,并且支持隨時提現。此外,如果在結束行程后,將車停放在指定區域內,獲得大面值紅包的概率還將大幅增加。
這樣的好事,“羊毛黨”們自然不會放過。記者了解發現,在一些網絡論壇和群里,不少用戶分享自己的刷紅包經歷。網名為“大俠”的網友表示,下載某虛擬定位APP后,搜索一個地址區域,并定位到紅包區域內,然后登錄小黃車APP,點選立即用車。由于最初期版本的小黃車本身不帶有定位裝置,平臺就不能實時監控到行車軌跡。此外,小黃車的車鎖大多為機械密碼鎖,依靠固定組合的車輛編號和4位數密碼進行解鎖。因此,用戶可以在沒有小黃車的情況下,在家中自行隨機編一組“車輛編號”,并從相應的專業密碼群里獲取匹配密碼,然后利用手機虛擬GPS“騎行”一段,結束后就能領取紅包,這樣就可以足不出戶刷紅包了。并且還會利用模擬器,同時登錄幾個或者十幾個賬號刷紅包,活動初期紅包面值很大,有時候一個紅包的額度有上百元,所以對于專門刷紅包的人來說,日進千元不是夢。
這種刷紅包的行為不僅只有“羊毛黨”,連普通消費者也參與其中。家住石景山區景陽東街的消費者榮欣告訴記者:“小黃車刷紅包的事兒還是閨女告訴我的,她說他們單位的好多同事都利用上班中午休息的時間去刷一刷,就當玩兒了。于是我跟老伴就晚上吃完飯去刷,只當鍛煉,還有錢賺,每天晚上我倆能刷好幾十呢。”據這位消費者透露,身邊這樣利用晚上遛彎時間刷紅包的人不在少數,一開始老年人居多,現在好多中青年人也加入了,有時候都搶不到車。 律師稱:已涉嫌違法詐騙
據一名“羊毛黨”透露,如果想提高刷紅包收入,可以從網上購買GPS修改器和批量操作軟件,由于目前共享單車軟件都需要手機號、身份證號碼等多種信息驗證,但是這個也難不倒他們,網上有大量這樣的信息在售,一個可接收驗證碼的手機號加身份證號碼的成本也就幾元錢,加上購買GPS虛擬器和批量操作器,總共也就投入個幾百元。這對于專業刷紅包日進千元的人來說,是一筆合算的買賣。
那這些“羊毛黨”的行為在法律上有何監管呢?北京京友律師事務所律師馮靖宇對記者表示,這個要區別對待,如果單純利用規則漏洞的刷包行為,比如在茶余飯后時間刷紅包的用戶來說,很難認定其違法,只能由活動商家修改規則,修復漏洞來把他們過濾掉。如果是通過假冒身份、虛假注冊、修改軟件等手段獲利,則可能構成盜竊或詐騙,因為其涉嫌非法占有。 平臺已出臺補救措施
近日,ofo官方宣稱每天的訂單量達到1000萬,但其中紅包車占比約70%,這樣ofo紅包車數量可以達到700萬。有人給ofo算了一筆賬,以每單5元計算,ofo每天因紅包就要從口袋里掏出3500萬元。若每天收入接近1000萬元,那ofo紅包車每天帶來的凈虧損將達到2500萬元。對此記者采訪了ofo平臺客服了解到,目前法律范圍內,對于“刷包”行為并無專門的規定及認定,因此我們平臺自身只能依靠技術力量,對這種行為進行識別和介入。
但近日有消費者表示,ofo紅包車比率下降了不少,就連紅包的金額也大幅減少,最多都沒有超過1塊錢的包,基本都是幾毛錢。這對于那些利用散步鍛煉時間的“刷包族”來說就有些不劃算了。因為解鎖一輛車的錢是1元,如果最后紅包金額不足1元的話,這就是薅不成羊毛而被反薅,所以現在身邊這種刷紅包的人少了很多。
另據ofo平臺介紹,最近也調整了部分規則,在同一區域連續解鎖,將只計算一次紅包抽取機會,因此收入將大受影響。同時,也陸續有部分“羊毛黨”們被系統判定為“惡意刷單套取紅包”行為用戶,只要系統檢測出來有“刷紅包”的行為,其賬戶就會全部被拉進黑名單,包括押金、車費和紅包在內的一切費用都退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