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以前,我們曾在電視上看到過那些高科技的產品和科學技術,感覺那些東西離我們太遙遠。然而,若干年過去了,我們發現,身邊所有的東西都在慢慢的變化,那些遙不可及的事情也在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譬如:之前在網上出現的無人超市,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沒有導購員,沒有收銀臺,拿著所需的商品,扭頭就走,這段時間,在網上,阿里巴巴的“無人超市”可謂是賺足了大眾的眼球。可謂是高科技、身邊的科幻的代名詞。要進入這個超市,首先打開手機掃一掃,離店的時候經過兩道感應門,第一道門主要是收集消費者的離店信息,第二道門就是商品的結算。本想著會出現很多“漏網之魚”然而,測試結果顯示,無人超市的真實付款率達到了82%以上。
在之前,基于誠信考研的無人銷售,無人超市在民間試驗并不鮮見,但是大多數都是以慘淡收場。究其原因,其主要的還是把人們的主觀行為想的太過美好。而事實上,在以前的那段時間里,人們所設想的“好人世界”未必就真的能夠成立,即便是在其中簡化了交易流程,逃單、失竊的行為依舊是屢見不鮮。然而,人們的思路卻沒有改變,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在不斷的進步,繼而更新換代——“無人超市2.0”而這一版本的無人超市就把“好人世界”進行整編,在走進超市的那一時刻就開始開始掃描并登記個人信息,并且直接連接個人征信系統,如果有信用不良或者在征信名單中有不良記錄的,門禁系統會禁止放行;在店購物全程,通過掃描技術可以有效識別拿走或放回商品的顧客和行為,識別被拿走或被放回的商品,所以哪怕有人偷吃,或將商品偷偷放入背包等,都將被認定“購物行為”并扣費;出于好奇,網友們也紛紛實地研究可能存在的漏洞,但所獲甚小。從上述邏輯來看,無人超市的可行性很高。一眾代表風向的投資正在涌入,也能旁證這版無人超市是個值得一試的點子。
無人超市從最開始的理論到現在的理論驗證,不知道,無人超市能不能帶來一種超市零售新模式,但是令人感慨的是智能技術的一日千里。按照“技術奇點”理論稱,技術發展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極大的接近于無限的進步。如果我們站在時間的維度上來縱向感悟,確實不難得出結論,很多事情都已經在快速呈現迸發時發展,譬如從智能手機出現,移動互聯網大規模普及,很多傳統行業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尤其是人工智能領域,10年前還只是“低人工智能”,在打磨、搬運、裝配等工廠流水線上偶見,最近幾年,“無人駕駛”“無人配送”等技術就已紛紛出現,頗有取代人類工作的勢頭。牛津大學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曾發起調查:你認為“強人工智能”何時到來?結果有5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2040年前達成。雖然無人超市真實付款率目前還不夠完美,在配貨、導購、物流上尚需人力,但假如它短期內就能做好調整以至遍地開花,至少我是不會意外。相應的,需要做好迎接變化的準備,因為每逢這類話題,那個經典的問題就會不斷的用到心頭:它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嗎,如果真的全面代替人工,那人用來干什么?——或許會被賦予更高的價值,已趨向于神的地位。
樂觀者認為不必憂慮,因為新事物取代舊事物,只會催生出其他職業,如出租車司機取代黃包車司機,那些原本黃包車的司機并沒有帶來什么不良后果。假如無人超市取代傳統超市,也會催生系統架構、硬件維護、失竊追討等新職業。很多事情都會隨著變化而變化,況且那些原本繁瑣而又重復的工作本就能夠改變傳統的處理方式。而且,物流、配貨等環節人力成本低,和機器比起來自有優勢。但也有人認為,眼前這一輪技術革命不同以往,很有可能提高失業率。
然而筆者認為,無人超市所帶來的失業率并不是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嚴格來說,現在斷言無人超市會取代傳統超市為時尚早。無人超市并非什么新鮮事物,2016年初,瑞典就出現了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進門,且手機綁定信用卡支付的無人便利店Nraffr。去年下半年,日本經產省推出“無人便利店”計劃,在便利店引入無人收銀臺與“電子標簽”。事實上,無人超市現有的技術仍不成熟。較早涉足無人超市行業的亞馬遜,其無人超市多次跳票,這足以說明無人超市這一商業模式仍不成熟。隨著技術的成熟,無人超市運營過程中存在的一些細節問題都會解決。所以,在技術層面,無人超市并不存在推廣障礙,但高昂的運營成本,或許會成為無人超市的一大硬傷。成本,是無人超市能否顛覆傳統超市的關鍵。所以,無人超市所帶來的新零售模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不會對傳統零售行業帶來沖擊。
日新月異的技術,不斷涌現出新的商業模式與商業場景,無人超市就是技術進步的產物。不可否認,無人超市給人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但這種商業模式仍不成熟,替代傳統超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無人超市開張,這是一種進步,但絕不是傳統超市的終結者。
每一次新事物的出現,大抵都伴隨“失業率”的問號。如何在驟變的時代中抓住機遇,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從消費需求角度看,無人便利店最大的優勢就是便利,花錢買便利的消費習慣,在90后、00后體現的很明顯,在70后、80后的中產富裕階層也體現的越來越明顯。
隨著各大商業巨頭對無人便利店在新技術和新模式上的不斷嘗試,未來這些無人便利店或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