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近期消息顯示,佛山市食藥監局檢出“網紅飲料”咔哇潮飲,含有γ-羥基丁酸(國家一類精神藥品)成分,該成分攝入過多會對人體產生損害,對此,多地主管部門也要求相關產品下架。
前日上午,有媒體報道稱,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發布通報稱,近日,在上級公安機關的協調和四川成都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佛山南海警方偵破一宗涉嫌生產有害飲料案,“咔哇潮飲”生產線被查封,抓獲涉案嫌疑人7名,目前案件正進一步偵辦中。
據了解,“咔哇潮飲”于2015年左右因一檔真人秀節目,而在年輕人群體中獲得一定知名度,這款飲料在全國多地的KTV、夜場和網絡途徑進行銷售。不過此前南都記者走訪廣州市內部分K T V和夜場了解到,這款飲品并無銷售,同時,昨日南都記者以“咔哇潮飲”為關鍵字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檢索發現,涉事飲品并無銷售。
不過,南都記者通過另一個同音關鍵詞“卡娃”,在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閑魚”搜索發現,涉事產品疑似在該平臺上有售。其中南都記者看到一個名為“你黑冰爸爸”(標注地深圳)的賣家就掛出相關售賣頁面,標注價格為99999元,聲稱“可大量批發這款飲料”“懂得私聊(定價)”,南都記者以買家身份向該賣家發私信咨詢,不過截至發稿時并未獲得回復。
違法添加成分為第一類精神藥品
那么,“咔哇潮飲”中含有的γ-羥基丁酸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成分?南都記者查詢國家食藥監總局數據庫了解到,“γ-羥基丁酸”國內名稱為γ-羥丁酸,藥品類別為“第一類精神藥品”。
“實際上,γ-羥基丁酸又名4-羥基丁酸或GHB,而在部分地區又被俗稱為‘失憶水’、‘神仙水’,這是一種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現的天然物質,亦存在于葡萄酒、牛肉、柑橘屬水果中,也少量存在于幾乎所有動物體內。”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解龍昌主任醫師向南都記者表示,γ-羥基丁酸是一種精神藥品,其具有副作用小,持續時間短等特點,在過去其曾被用作常用鎮靜劑,用于治療失眠、抑郁癥、發作性嗜睡病和酗酒等,同時也曾被當做麻醉劑等使用。
“而在法國、意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γ-羥基丁酸作為一個安眠藥和分娩時的麻醉劑,曾經被廣泛使用,而在美國,這種物質屬于限制使用藥物,用于治療發作性嗜睡病患者的日間嗜睡癥狀。”
解龍昌解釋,γ-羥基丁酸缺點是應用劑量范圍窄,且當與酒精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鎮靜劑混用時,對人體會有較大危害。就目前而言,這種物質因被濫用的問題和新藥的開發已導致GHB的使用日益減少,目前已在多個國家或地區被禁用。
而就此類藥物的管控方面,南都記者查詢國務院2005年11月1日施行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了解到,第一類精神藥品是由相關管理部門按照年度需求總量,由相關企業定點生產或批發,并出售給獲得使用這類藥品資格的
醫療機構,而且這類藥品不得零售。
專家:飲料安全監管或趨嚴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產地和法規標準不同,很多國外飲料,尤其是功能飲料中的部分成分是不符合我國飲料生產要求的,因此這類產品也沒有獲得國內上市的資格,“因此像‘咔哇潮飲’這種飲料被檢出非法添加成分,是非常罕見的”。
不過朱丹蓬分析指出,相關部門可能會借此,再結合近期節假日來臨及飲料銷售旺季等因素,對市面上銷售的飲料產品在安全生產方面進行較大規模的嚴查,這可能對飲料行業帶來正面的影響。從客觀而言,監管趨嚴后,或可促進飲料行業,尤其是功能飲料行業對消費人群及產品教育方面作出重新定位,對未來飲料行業發展有積極作用。
Q&A
近日,“網紅飲料”咔哇潮飲涉嫌含有“精神藥品成分”被查,有媒體報道稱,飲料生產商所在地廣東省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通報稱,“咔哇潮飲”生產線已被查封,7名涉案嫌疑人被抓獲。
不過南都記者發現,涉事飲品疑似在部分網絡平臺上仍有銷售,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解龍昌主任醫師表示,γ-羥基丁酸(GHB)是國家一類精神管控藥物,當與酒精或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鎮靜劑混用時,對人體會有較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