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能否成為新賣點
2022-11-14 中國質量萬里行 13520次
前段時間,小趙看朋友圈里不少人都在談論“屯貨”的事兒,就催促他的父親老趙也考慮一下這個問題,老趙聽后覺得很有必要。
為了減少購物次數,老趙決定換一個大點兒的冰箱,但他擔心冰箱大噪音也大。商場導購員推薦他買250升“變頻的”,說沒什么噪音。可是買回去后,每當夜深人靜,還是覺得冰箱“一驚一乍”地啟動,各種怪聲,雖然不至于影響睡眠,也絕對不算理想。
按老趙的想象,家電業發展幾十年了,冰箱都應該是靜音的——起碼不會引起人注意,更不會擾人。他屬于噪音“敏感型”的人,時常會為各種噪音感到心煩意亂。
好心的商場導購員熱心地在微信上發來一段話,說明冰箱噪音大原因如下:
1.放置水平未調整好:觀察左右是否明顯傾斜,冰箱門是否會自然開關;
2.四腳未全部落地:調整水平時要注意;
3.縮機本身工作噪音大:明顯敲擊聲的話是故障;
4.水流和氣體的咝咝聲:正常;
5.冰箱內的瓶、盒裝物共振:挪一下物品位置;
6.環境共振:冰箱挪一點位置,或者頂上放點適當的重物。
老趙對照檢驗,又調整了溫度設置,噪音似乎小了,但冰箱制冷啟動時,不同音調的聲響仍然明顯。老趙就自我安慰是自己太矯情,調侃說:冰箱沒聲音,那是壞冰箱。
有沒有絕對靜音的冰箱?在聲學的定義里,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它是通過介質(空氣或固體、液體)傳播并能被人或動物聽覺器官所感知的波動現象。最初發出振動(震動)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波的形式振動(震動)傳播。聲音是聲波通過任何介質傳播形成的運動。
也就是說,只要有運動形式,就會有聲音,靜音只是個相對概念。據測試,1分貝,相當于剛能聽到的聲音;10分貝是人的耳朵剛剛能聽到的聲音,非常的細微;15分貝以下的聲波,人會感覺安靜;20~40分貝的聲音大概是情侶耳邊的喃喃細語;40~60分貝的聲音屬于我們正常的交談聲音。
2005年8月1日后,新國標對冰箱噪聲規定:小于250升的要低于45貝;大于250升的要低于47分貝。45分貝的聲音大概相當于我們輕聲說話的聲音。但是,有經驗的朋友說,這些數據是實驗室標準,實際生活中并不一定,因為每個人的聽力和自我感覺不太一樣。老趙說,他希望聽到的就是聲音再柔和一點的那種情侶呢喃聲。
企業產品的標準設定,與科技水平有關,也與成本有關。按照傳統的理解,標準越高,質量越高,成本也越高,相應的價格也就越高。但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制約變量是科技水平,科技水平能有效降低產品的總體水平。除了冰箱,手機、電視和汽車等產品,近幾十年來一路發展,科技水平大幅提高,成本大降,價格回落。中國也由此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各種家電普及,人們的需求,也由一開始的“只要擁有”,向“更加美好”轉變。消費者對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提升的要求,也成為企業創新和提高質量標準的動力。
標準的制定和調整,要靠企業科技水平提高,冰箱現有的噪音分貝標準,是否還有提升的潛力呢?實際上有些汽車用戶也有相同的愿望。降低噪音關乎環境問題,這是新時代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消費者對生活質量提升的需求趨勢。在現有的產品質量標準基礎之上,有眼光的中國企業,仍然大有可為——“降噪”仍將是市場的一大賣點。畢竟,冰箱的國標,已是將近17年前的標準了。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