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外賣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備受年輕“宅族”的追捧。6月10日下午,昆明的劉女士在點了一份外賣后就遭遇了一件鬧心事,在既定的時間內外賣未能及時送達到她的手上,但平臺上卻已顯示送達,外賣小哥解釋稱這是他第一天上班,不認識路導致。然而,當配送服務給了差評以后,她收到了對方發來的一系列辱罵和威脅人身安全的短信。
外賣顯示已送達卻遲遲未收到 外賣小哥稱是第一天上班路不熟
劉女士告訴云南網,6月10日下午4點左右,她選中一家烤肉店點了一份外賣,送達時間顯示為30分鐘后。然而,當半個小時過去以后,自己依然沒有收到所點的外賣,立即查看訂單時發現顯示外賣已送達,“應該是外賣小哥自己點了已送達,怕延時會有不好的影響,但是如果要點配送完成可以跟我提前溝通啊。” 劉女士說。
又過了十幾分鐘后,配送員終于給她打電話解釋,稱外賣已經送到了樓下,但找不到具體地址。“我平時點外賣的很快就送到了門口,從來沒聽說過地址不好找。”劉女士兩次在電話中告訴對方自己所在的樓層位置,還建議可以詢問值班保安,他仍然稱找不到。無奈之下,她只能下樓自取,此時距離她下單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劉女士表示,當找到配送員的時候,他正站在寫字樓隔壁一棟樓大廳里,但絲毫沒有問路的意思。“態度還算禮貌,給我的釋稱是因為他第一天上班,所以找不到地方。”
配送服務給了一個差評 用戶收到威脅辱罵短信
劉女士上樓后,在點外賣的軟件中對配送員的評價為:“配送慢,不送上樓,提前自己點了配送完成……找不到地址要我下樓自己取”。誰料,這個簡單吐槽式的評論,卻招致了這名外賣小哥的不滿。
6月13日晚,她的手機短信里莫名收到好幾段粗鄙不堪的話語,而給她發送辱罵短信的人正是當天的那一名外賣配送員。據她提供的短信聊天記錄顯示,對方用了極其難聽的字眼辱罵劉女士,還稱“有兩個臭錢了不起”、“才幾塊錢的東西,搞得像大款一樣,我還以為你買百萬”、“第一天上班就被你投訴”、“工作我不在乎,你小心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在外面走路小心點”等。談及此事,劉女士還氣憤不已,已經感受到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辛虧當時錄入的地址是工作室,如果留的是家里的地址,那都不敢住了。
平臺官方稱涉事配送員是新手 第一次獨立出單后就失聯了
6月14日,云南網聯系“餓了么”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此事正在調查中。“平臺上騎手太多了,全國有300萬名,素質良莠不齊。”這名工作人員說,他們也希望每一名騎手都是品行優秀、認真工作的人,但總會出現一些意外,只要是損害到用戶利益的,公司肯定都會積極處理嚴懲不怠,客服這邊也在聯系用戶了解情況。
據昆明負責該騎手的站點負責人介紹,騎手胡某是6月9日剛入職的一名新員工,經過培訓后由老員工帶他配送了幾單,確認其明確送單流程后,就會讓他獨立跑單嘗試一下,“沒想到第一次獨立出單,就遇上這樣的事情。”該負責人說,胡某在上班第二天時就無法聯系上,6月13日晚有登陸過“餓了么”app,但平臺經過定位也無法確認他在崗,所以就沒有派單。“沒想到他昨天晚上會發短信威脅用戶,我們一直找他,但是無法聯系上。”目前,站點打算前往派出所咨詢這件事,再決定進一步的解決方案。
云南網也曾多次撥打截圖中“外賣小哥”的電話,但都被摁掛了。
律師:“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人”處拘留
云南冰鑒律師事務所趙云曙律師分析認為,這名外賣小哥的行為目前看來還未達到違反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法的程度,報警警方也一般不會介入處理。所以,在警方不會介入處理的情況下,向外賣公司投訴該名送餐員是最為有效的辦法。因為各個外賣公司為了保障服務質量,對于送餐員一般都有較為嚴格的考核標準,直接影響送餐員的工資績效,所以有效投訴會給其帶來較為有力的處罰。
趙云曙告訴云南網,如若這名外賣小哥繼續多次發送此類信息給用戶,干擾了其正常生活,那么用戶可果斷報警,這時警方變便會介入。依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之規定,警方可以對這樣“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人”處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的罰款,如果情節較重的,則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