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家“無人超市”開張 買東西全靠“刷臉”,看一眼自動扣款
年輕人紛紛來體驗,看熱鬧的人多,買東西的人少
最近,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多家企業宣布開啟“無人超市”項目,一夜之間,“無人超市”似乎成為共享經濟之后下一個風口。在國內的不少城市,這種新零售業態紛紛落地。而在南京,首家“無人超市”也開張了!昨天,揚子晚報記者前往體驗了一番。 通訊員 伍軼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建國 薄云峰 文/攝
刷臉后進店。
記者體驗
進店:先下載APP,“刷臉”綁定銀行卡
昨日,記者在位于南京徐莊的這家超市看到,雖然是工作日,但還是有不少人前來看熱鬧,以年輕人居多。
走進這家超市,已有不少顧客在店內選購商品,有的在門口掃碼下載,有的拿著相機、手機四處拍照。面積僅有數十平方米的店面,顯得有些擁擠。
“無人超市”如何購物?記者按照操作指南體驗了一把:先掃碼下載一個APP,綁定自己的銀行卡,再自拍一下臉,兩者就綁定在一起了。走到超市入口處,對著攝像頭刷個臉,“嘀”的一聲,對面攝像頭上方的屏幕顯示出記者的名字,閘機應聲而開。
“開張三天,顧客一天比一天多。”工作人員小邵一邊補充貨品,一邊熱情地解答顧客的問題。小邵說,“無人超市”指的是沒有營業員,并不代表沒有工作人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隨時補貨。因為“無人超市”是個新事物,進入超市需要掃碼、刷臉,有些人不清楚,他們會接受咨詢。
店里人不少。
購物:電腦根據你的喜好“推薦”商品
在超市右上角的角落里,有一個類似監控視頻的顯示器。小邵說,這是一個比較智能的“電子推銷員”,可以自動抓取顧客的購物數據,從而分析出每個人的購物喜好,并自動推薦相關商品。
當然,顧客完全不必理會電腦的推薦,因為超市內的商品種類暫時并不多,逛一逛就能一目了然。
揚子晚報記者發現,這是第一家以體育用品為主的超市,營業是為了“試試水”,主要的銷售渠道還是在網上。
記者在現場看到,從中午12點到下午1點,一個小時內,超市先后賣出了兩個皮球、一件T恤衫。“主要是為了體驗,并不是真正需要這件衣服。”一個小伙子說。
因為到了午休時間,越來越多的人涌進超市,但看的人多,真正買的人少。
結賬時也要刷臉。
結賬:還是靠“刷臉”,看一眼自動扣款
和普通超市一樣,超市的出口通道有兩個,分別是“結算通道”和“無購物通道”。沒有購物的顧客,直接從“無購物通道”離開。選購了商品的,就要走“結算通道”。結算方式是“顏值支付”,即“刷臉消費”。
“結算通道”有一個閘機,對面正上方有兩個攝像頭和一個顯示屏。站在感應區域,把商品放在規定位置,抬頭看一眼攝像頭,顯示屏上很快會出現顧客的名字和消費金額。位于顧客右手邊的一個收銀屏幕上,也同步顯示相關消費信息。緊接著,“嘀”的一聲,閘機打開,購物結束。
專家觀點
遵守規則是提升 消費體驗的前提
對于“無人超市”這個新生事物,記者采訪時了解到,大多數人在叫好的同時,也有一些人擔心它會讓人們逛店購物的樂趣減少,還有人擔心會影響就業率。
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所所長、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理事姚亦鋒教授是“無人超市”的堅定支持者,“通過技術層面的進步,帶動人們消費體驗的提升。不要小瞧人們對于新購物體驗的追求,這樣的體驗,無形中會帶動人們對于知識、技術的渴求。”他舉例說,超市最早進入南京時,大家還擔心會不會買到假冒偽劣商品,但后來大家也知道,超市的購物體驗相對于傳統的“站柜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躍升。同樣,“無人超市”作為新型商業形態,一定會給超市業態帶來整體的進步。
會不會影響就業率?專家認為不必擔心,現場管理、電子商務系統、監控系統、物流系統等,都需要人才,而且,技術進步也必然帶來勞動者技術的提升。
有些人認為“無人超市”過多的監控設備讓人感覺不自在。姚亦鋒對此表示,“無人超市”的監控只是用高科技設備代替人眼監視而已,購物者遵守規則,是優化購物環境、提升消費體驗的前提。
風口背后
數據時代的零售
有沒有人并不是關鍵
近段時間以來,繼亞馬遜布局Amazon Go概念店之后,多家無人便利店創業項目獲得融資。繼“共享”風潮之后,無人便利店正在被推上新的風口,成為零售業轉型價值消費、個性消費和體驗消費的新業態模式,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增強版”無人售貨機
“無人超市”是否是未來零售發展的新方向?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營銷戰略及行為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影對此認為,風口之下,需要指出的是,判斷一家商店是不是真正代表零售發展的新方向,不能簡單地將是否“無人”作為唯一評判標準。正在風口上的“無人零售”,成敗其實取決于數據能力。
張影認為,“無人零售”的出現,反映了當下科技的進步,便捷的信息技術可以取代導購員為顧客提供商品咨詢服務,支付方式的多樣化使收銀員的工作不再必需,人臉識別技術也可以很好地解決安全問題等。讓“無人零售”得以實現的多項技術,在最近幾十年中一直在發展。近年來這些企業的數據能力得到了飛速提升,“無人零售”才得以落地。
張影表示,雖然導購和售貨員是零售中人們所熟悉的組成部分,但從整個流通鏈條來看,他們可能從來都不是零售最核心的環節。無人售貨機諸如飲料售賣機、抓娃娃機等,早已形成了很成熟的商業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簡單的無人便利店可以理解為“增強版”的無人售貨機。而從未來發展來看,真正有價值的無人便利店與飲料售賣機根本不同,它體現的是對多種商品的運營管理能力,是否有人值守并不是事情的關鍵。
“新零售”前景樂觀
在合適的時間買到想買的東西,對任何消費者都是最重要的。而滿足這個最基本需求的能力,仍然是基于數據的預判。傳統零售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經驗來完成這個過程,而真正代表未來方向的,是基于已有的多維度數據來對店鋪進行優化,而“無人”本身只是這個變化中的一個變量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無人零售”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店升級或是新利潤模式,而是一個數據驅動的高科技產品,決定這個商業形式成敗的是企業收集數據和運用數據來指導零售的能力。
張影對新零售的前景是樂觀的,他認為“無人”也是零售業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企業理應從自身的能力和經營目標出發,擁抱這一機遇,同時提升消費者體驗。在新零售領域出現更多更優質的企業,也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