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即將于2016年7月1日正式實施。為了解廣大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認知情況,提出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市場的意見和建議,中國消費者協會于2016年2月組織開展了“保健食品消費者認知度問卷調查”活動。
據法晚記者了解,今天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由于消費者對保健食品準確辨識度和認知度偏低,往往將非法宣稱功效的普通食品、非法生產經營的假冒保健食品與保健食品混淆,故本次調查結果提示消費者對廣義上的所謂“保健食品”(含保健食品、非法宣稱功效的普通食品、非法生產經營的假冒保健食品等)市場的總體滿意度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約七成消費者對國內保健食品市場總體評價“不太滿意”。對國內外保健食品的評價,40.98%消費者更偏愛國外保健食品,只有9.49%消費者認為“國內的更好”。部分消費者對國內外保健食品質量都缺乏足夠信心,27.59%的消費者認為“作用都不行”。相比之下,國內保健食品認可度相對偏低。
超六成消費者不相信所謂“保健食品”廣告宣傳
根據調查結果,消費者對于當前我國市場上所謂“保健食品”(含保健食品、非法宣稱功效的普通食品、非法生產經營的假冒保健食品等)廣告宣傳信任度較低,占比超過六成。
同時,消費者遇到“保健食品”冒充藥品現象也不在少數,約40.97%的消費者表示“經常遇到”。
應進一步明確和完善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
中消協協會副秘書長栗元廣表示,本次調查提示,消費者對于保健食品定位以及與普通食品區別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對所謂“保健食品”市場滿意度偏低,對虛假夸大宣傳表示不滿。上述問題是在當今社會誠信缺失的大環境下,多方面原因長期積累的結果。夸大功效宣傳不僅存在于保健食品,也存在于普通食品,甚至是非法生產的無證食品,但由于社會對保健食品缺乏清晰的認識,均將其視為保健食品亂象,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人們對保健食品的印象,這同時也是國際上食品安全監管共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栗元廣表示,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監管,加大執法力度。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于“加強政府監管執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的期盼達到76.03%。為此,呼吁政府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和完善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明確保健食品以及其他各類聲稱保健功效產品的監管定位和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