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黨已經不是個新鮮的詞語,早在N年前就已經被眾人所認知。在此之前,“黃牛黨”又名“票販子”,是專門倒賣火車票的,由于時過境遷,火車票的倒賣難度加大,“市場不好做”繼而倒賣手機。網上限時搶購的饑餓營銷模式正好給了黃牛黨的生長的溫床。滋生著不斷壯大。其中小米蘋果等尤為嚴重。
從小米手機開始,這種耍猴式的網上搶購的饑餓營銷模式已經被眾多手機廠商所模仿,1秒鐘搶購一空的火爆場面隨處可見,而那些勢在必得的消費者,既然網上買不到,那只能轉到線下購買,但是作為普通消費者的你,真的值得話費幾百甚至是幾千元的某一款火爆手機嗎?所以,中國質量萬里行的投訴平臺的編者,深知其中不為人知的秘密,在此有話要說。
前文已經提過,現階段,手機市場,黃牛橫行。因果循環,有因就有果,那么是誰造就了如此龐大的“黃牛帝國”?
那么說到現在橫行手機行業市場的黃牛帝國。首先還是要感謝小米。還是要感謝小雷同志。為啥呢?原因很簡單,從雷總接觸小米手機這一蛋糕開始,“饑餓營銷”已經成為小米手機的核心亮點,僅次于他始終宣傳的發燒配置。其實想想也是很正常的。想要一款手機擁有居高不下的熱度,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必須需要長時間的曝光以及長期曝光的噓頭。那么采取這種饑餓營銷的方式是最為合理的。
時縱古今,有個亙古不變的道理——物以稀為貴,能夠保持良好的曝光度的唯一途徑就是一直搶,而搶不到,那么作為消費者,肯定是一直在罵,但心里還抱有幻想,萬一下次搶到了呢?那么就會一直去搶,而結果卻依舊搶不到,而且由于裙帶效應還能夠引來更多的消費者。所以小米“火爆”了。
或許之前的小米在產能上確實是存在著產能的問題,其實這一情況也是正常的,由于市場效應,剛涉足的行業卻要小心謹慎。試水式滲透式最好不過的。
但是現在小米手機的生產規模以及量化產品的數量已經更加充分,產能問題已經從本質上得到合理的改善。那么現在網上搶購小米很容易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依舊很難,因為小米必須要小米手機在網上擁有長時間的曝光度,長時間的廣告曝光,這就是營銷策略,以及對人性的深刻認知。讓人們搶到后,有高興到像中了彩票一樣的感受,有種該死的“自豪感”,也正是因為這種自豪感才會讓這種饑餓營銷屢試不爽。
其實在這個搶購的過程當中,黃牛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也有了很好的生存空間,原因很簡單,因為用假數據來進行惡意刷單是違法的,那么商家為了讓消費者更難搶到手機,只能通過黃牛間接地減少出貨量,造成火爆的場面。當然在這一途中,黃牛也通過自己的方法掙到了更多的利益。
作為黃牛“炒”手機能賺多少錢?
筆者通過中國質量萬里行投訴平臺了解到,一名自稱“小牛”的知情人透漏,在大學期間就已經賺了不少錢,那么到底能賺多少?那么就拿最具有代表性的小米手機來說,首先“大牛”會找一批“小牛”在小米的官網上搶購小米手機,如果搶購成功老板會分這些小牛40-500的傭金。前不久小米5剛出來的時候,在每名小牛獲利300傭金之后,還能獲利100-300元的銷售紅利。
其實根據手機的市場占有率不同,型號不同,所得到的傭金也是不同的。按照這一情況,近期市面上比較熱門的手機機型的傭金是這樣:一加3手機,每部傭金300元左右,美圖手機M6每部傭金600-800元,iPhone7 Plus每部傭金500-2000元,當然這里還沒說的銷售紅利。
就這樣一部手機轉到黃牛手里在進行出售,同樣的一部手機價格卻比官網高出幾百或者一千多。前段時間在網上還看到一部蘋果7剛出的時候竟然達到一萬多。這樣的價格卻是官方價格的兩倍。
大牛將手中的手機不僅出售給市場上的普通消費者,還會出售給手機經銷商,每一臺大約也就一百多的利潤,通常在200元左右。一些高級黃牛,針對官網的搶購系統,花幾萬塊錢購買一套搶購軟件,每次可以搶購百臺左右的手機。一些更高級的軟件,購買價格更高,部署專業的服務器后,可以搶購的手機數量更多。
那么事實上,黃牛手上的手機你值得加價買嗎?
作為普通用戶,筆者認為加價買手機是很不值當的。而且有違市場規律,是一種不正常的消費途徑。而且手機的配置和價格在那,透明度已經相當明顯,短時間內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那么既然當時搶不到,那么就等預售期或者正式銷售的時候在去購買也是個不錯的方式。
其次,在你買手機之前一定要想清楚,這款手機到底好不好,好在什么地方。是否真的需要去消費。這里就簡單的舉幾個國產手機的一些小毛病:一、對焦速度很慢,二、金屬質感很差,做工很粗糙,三、手機品控很low,系統優化的很差勁;四、手機散熱很差,時間一長就會發燙,電池使用性也不是很好。
最后的最后,筆者敬告:誰的錢都是辛苦掙得,并不是大風刮來的。能省點就省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