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廣東省質監局對廣州、深圳、江門、東莞、汕頭、汕尾、順德等7個地市(區)的131家珠寶生產企業的300批次產品進行了抽檢,不合格產品發現率為40%;
浙江省工商局2014年上半年對全省黃金珠寶玉石飾品的抽檢結果,合格率僅為47.83%;
貴州省工商局于2015年底對全省流通領域貴金屬飾品商品質量進行了70個批次的定向抽查檢驗,不合格率達60%;
上海市工商局于2016年1~2月對7個區縣的貴金屬飾品抽查檢驗,結果為不合格率23%。
2016年,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TI)配合全國多個省市(涵蓋華南、華東、華北、東北及西南等地區)的市場監督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當地珠寶首飾進行質量執法抽查檢驗。共抽取樣品542批次,檢出不合格批次329批、不合格率達到60.7%(圖1)。
圖1
天了嚕!拿出砸鍋賣鐵的積蓄買的高價珠寶,竟然是假!假!假!
辛辛苦苦30年,一下回到解放前!
為什么假貨這么多?!怎么避免跳坑?!
下面和大家分辨如何挑選真正的珠寶。
千足金/銀、24K等都屬于標識不合格產品
在華測此次抽檢的不合格的樣品中(圖2),最主要的不合格項目是珠寶玉石命名錯誤(34.7%)、貴金屬純度命名錯誤(32.8%)及其它的標識錯誤(24.9%),還有少量是未標注處理的珠寶玉石、未標注合成的寶石、以及貴金屬含量不足和有毒有害元素超標的樣品。
圖2
標識是珠寶玉石和貴金屬首飾名稱的重要表現形式,是用于識別商品屬性及其質量、判斷其特殊性能和使用方法的重要途徑,消費者往往是從產品標識而做出購買的意向。
在國標GB/T 31912-2015《飾品 標識》、GB/T 16552-2010《珠寶玉石 名稱》、GB 11887-2012《首飾 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中對珠寶玉石及貴金屬首飾的標識都有明確和嚴格的規定。
因此,所謂“珠寶玉石命名錯誤”是指生產企業或商家出于商業目的、以民間習慣或行業俗稱對所售飾品進行標識(圖1、3),如“硨磲”、“綠幽靈”、“精品玉”和“B貨玉”,這些名稱都不在珠寶玉石名稱目錄中,這樣命名容易誤導消費者。
上面四張是常見的命名錯誤,消費者很容易被誤導。“硨磲”、“綠幽靈”、“精品玉”和“B貨玉”等名稱不在GB/T16552《珠寶玉石 名稱》所列的珠寶玉石名稱目錄中。
而所謂的“貴金屬純度命名錯誤”是指按照自2016年5月4日起實施的“GB 11887-2012《首飾 貴金屬純度的規定及命名方法》第1號修改單”的規定,“足(金、鉑、鈀、銀)”是本標準規定的首飾產品的最高純度(是指其貴金屬含量不低于990‰)。
也就是說,消費者之前經常聽到的“千足金/銀”、“24K”亮瞎眼的各類土豪標配都屬于命名錯誤,消費者千萬別被商家誤導,很有可能各種“土豪專用”、“閃瞎眼”的財寶都是假的。
上面四張圖的“千足金”、“千足銀”和“千足鉑”等貴金屬純度均為錯誤命名。
單獨的“寶石”、“玉石”和“玉”指代不明,不能作為某種具體的珠寶玉石的名稱,屬于錯誤的珠寶玉石名稱。
除了飾品的命名錯誤之外,消費者尤為關心的是貴金屬含量不足和有害元素含量超標這兩種情況。。抽檢結果發現有4款產品的金銀含量不足,也就是說,“說好愛我一萬年,結果無力百花殘。”貴金屬飾品中的貴金屬含量直接決定了其價值高低,貴金屬(如金、銀、鉑和鈀等)的含量越高、價值也越大。因此,如果含量不達標則直接侵害了消費者的經濟利益。
另一方面,貴金屬飾品在佩戴中長時間和人體緊密接觸,若其中有害元素含量超標將會逐漸被人體吸收、并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致癌。此次共有3個批次的檢出超標的有害元素,所以消費者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4招教你免上當、受騙
從華測檢測以及各地工商抽檢的結果來看,目前國內珠寶市場仍存在多種商品質量隱患,并不排除經營者故意隱瞞所售商品曾經過處理或者為人工合成的事實;或生產者在生產、加工產品過程中未實施嚴格有效的質量管控,造成某些飾品的貴金屬含量不足或有害元素含量超標等問題。
在此,作者向廣大消費者建議:
(1)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一定要向商家索取權威機構(證書上有“CMA”標志)的珠寶鑒定證書,并確認鑒定證書上有明確的鑒定機構聯系信息,以及證書真偽查詢方式。
(2)仔細查看珠寶首飾上的印記,最好能了解一些貴金屬材質和純度的基本常識。根據相關的國家標準,貴金屬珠寶首飾要求印記齊全,內容包括廠家代號、材料、純度等信息。
(3)盡量選擇信譽度較高、售后更有保障的大型綜合性商場或珠寶玉石專賣店購買,盡量避免去旅游景點或街邊小店小作坊購買珠寶首飾,要特別警惕那些打著高標低折幌子、甚至常年超低折扣推銷珠寶首飾的經營行為。
(4)購物一定要索取正規票證,便于日后消費維權和接受售后服務。應當注意的是,正規票證的內容應當與珠寶首飾的標識一致,最好將飾品質量、材質等關鍵信息逐一列明。對于特別貴重的珠寶玉器,也可選擇到自己信得過的權威檢測機構進行復檢。
此外,消費者在購買玉石時也可借助手電光仔細檢查玉石內部瑕疵和裂隙的嚴重程度,再來決定是否購買;而在購買時鉆石戒指最好檢查一下鑲爪是否扣到位、鉆石有無松動等現象,以免在佩戴過程中發生脫落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