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一條陌生人發來的誘人短信,從不離手的銀行卡,神不知鬼不覺地被異地盜刷錢財,去年7月底8月初,先后有3位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市民遭遇上述網絡電信詐騙。為此,菏澤警方在山東省公安廳指揮下,迅速出動,成功打掉陸某某等4人詐騙團伙及藍某等3人制作木馬團伙。
然而,偵查并未到此結束。警方發現,還有多個與上述犯罪嫌疑人密切聯系的不法團伙,涵蓋制作木馬、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盜竊、詐騙、網絡洗錢、銷贓等多個涉案環節,他們既有所分工又相互交叉,分布在全國20余個省份。
據統計,自去年8月以來,歷時8個月,警方共抓獲73名犯罪嫌疑人,帶破案件316起,成功打掉制作木馬病毒團伙兩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團伙1個,提供銀行卡(黑卡)團伙4個,網絡盜竊、詐騙團伙8個,銷贓團伙兩個,提供服務器團伙1個,銷售偽基站設備、發送釣魚鏈接短信團伙1個,提供域名服務團伙1個。
銀行卡莫名其妙被異地盜刷
“×××,你家那個就是賤,好好看看當時錄像吧,985.so/6Rfg”。2016年7月27日,曹縣居民李某接到號碼為“+8617190711867”手機發送的短信,出于好奇點擊鏈接但未看到任何內容,打電話、發短信也均未回復,就沒再理會此事。7月31日,李某到ATM機取款時,發現卡內資金自7月28日至7月31日在異地被盜刷消費50筆,被盜16萬元。無獨有偶,曹縣市民李某某、楊某某也被以同樣方式盜取銀行卡內資金10余萬元。
8月1日,李某趕緊報案。曹縣公安局網安大隊接到報警經初步分析后,立即上報菏澤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我們受案之初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無法弄清楚受害人只是接到一條短信,是什么原因造成銀行卡里的錢被取走。我們當時集中力量研討,認為突破口應該在手機上。”菏澤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副支隊長楊震說。
通過對3起案件木馬病毒樣本進行分析,警方發現木馬樣本和回傳地址完全相同,確定3起案件均為同一團伙實施,犯罪嫌疑人位于廣西南寧。
2016年10月23日,警方開展第一次收網行動,抓獲陸某秋、陸某賓、陸某蘭、吳某玲4名犯罪嫌疑人。
據嫌疑人交代,他們在網上購買了手機木馬病毒和170、171手機卡,之后發送帶有木馬病毒鏈接的短信,受害人一旦點擊,自己注冊的郵箱將自動接收受害人手機中的歷史短信,通過人工篩選出銀行卡卡號、余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等關鍵信息,之后將上述公民信息交由洗錢人,由他們注冊第三方支付平臺,加上木馬病毒攔截的受害人手機短信驗證碼,從而盜取卡內資金消費變現。
據了解,由于受害人李某報案及時,犯罪嫌疑人以其名義在第三方平臺購買的22部蘋果手機被緊急止付,共挽回資金12萬余元。
擴大戰果打掉系列犯罪鏈條
經查,犯罪嫌疑人陸某秋等人向受害人手機種植的木馬病毒是從其QQ好友處購買。專案組順線追蹤,摸清了一個以藍某為首的制作木馬病毒團伙。2017年1月18日,專案組開展第二次抓捕行動,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藍某、藍某欽、丘某某。
“自2016年3月以來,我破解了網站,下載手機木馬病毒源代碼,進而修改生成新的木馬病毒,這個木馬病毒能夠獲取他人手機的通訊錄、歷史短信,并攔截即時短信。”藍某說。
經進一步調查發現,還有多個與本案犯罪嫌疑人密切聯系的團伙,涵蓋制作木馬病毒、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網絡盜竊詐騙、網絡洗錢銷贓、提供域名服務器、提供銀行黑卡、銷售偽基站、發送釣魚短信等多個涉案環節,已形成多條完整的黑色產業鏈。
2017年2月24日開始,專案組組織優勢兵力,在充分固定證據的基礎上,在全國范圍內連續組織開展抓捕行動,至4月底,先后轉戰云南、廣東、四川、江蘇、上海、安徽、河北、河南、貴州等地,累計行程數萬公里,抓獲犯罪嫌疑人66名。
經查,犯罪嫌疑人利用收集或在網上購買的個人關鍵信息,在第三方平臺上注冊賬號,利用注冊好的賬號購物、充值手機話費或者購買游戲點卡,輸入事先在受害人手機中植入的“攔截馬”攔截到的受害人所收交易短信驗證碼(動態驗證碼),完成整個交易。
“嫌疑人為了降低風險,有時將收到的‘料’進行二次轉賣,分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完成盜刷。犯罪嫌疑人在網上詐騙的錢財主要用于購買的游戲點卡、充值卡或者轉移至第三方支付平臺,自己不直接變現,而是通過極其復雜的轉賬變現過程,或者在網上聯系專門‘洗錢人’進行網絡洗錢銷贓。”菏澤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偵查員孟令國介紹說。
詐騙手段多種多樣急需防范
除了通過定向發送木馬病毒短信詐騙外,還有利用偽基站發送釣魚銀行網站誘騙填寫信息、掃二維碼提升信用卡額度等方式,進行網絡電信詐騙。最終,通過網絡購物、充值手機卡或購買游戲點卡等方式,由專業“洗錢人”通過正常的交易過程進行銷贓變現。
犯罪嫌疑人馬某某等3人在網上以提高信用卡額度的名義,從受害人手中騙來信息,誘騙受害人用第三方支付平臺“掃一掃”二維碼,謊稱是查看境外虛擬流水,實則是二維碼付款,主要給點卡充值。“誘騙受害人掃二維碼,付款成功后迅速拉黑。”馬某某說。
對此,專門進行“洗錢”的犯罪嫌疑人肖某某交代,他雖然知道馬某某的錢財是通過詐騙所得,但還是提供自己的游戲賬號為馬某某進行充值,之后以明顯低于市場的價格給馬某某回款,共計9筆近4萬元。
犯罪嫌疑人柯某某發覺電信詐騙來錢容易,便向他人“求師問教”,掌握技術后單干。他聯合另外3人組成詐騙團伙,花錢建了冒牌“中國建設銀行”網站,雇傭他人通過偽基站發送帶有上述網站鏈接的詐騙短信,誘騙受害人填寫相關信息后,將獲取到的這些信息交由他人“洗料”。
“‘洗料’是指我們將在后臺獲取的受害人信息提供給收料人,之后將受害人銀行卡里資金盜刷出去進行變現的過程。通道就是指能‘洗料’的人將銀行卡變現的錢返還給我們。”柯某某說。
“通過這個案件,可以看出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涉及人員、地域非常廣,呈現分工明確、流水作業、反偵查能力強等作案特點,加大了公安機關的打擊難度。”孟令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