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一段“孩童在幼兒游泳館溺水”的視頻讓不少網友看得心碎,在不少媽媽群里,這段視頻也為此引發了熱議。一名兩三歲大的孩童不小心在游泳池倒立溺水長達72秒,期間孩子家屬、游泳館工作人員均未發現,直至孩子奄奄一息,才被救出。事后,發生這一事件的山東招遠金街“樂游寶貝”游泳館的工作人員確認發生在該店內,孩子已脫離危險。
這段視頻17日在微博曝出,更多網友在關心事發哪里,孩子怎么樣了。在追究視頻中事件發生的原因時,網友紛紛質疑工作人員的失責,“事發時,游泳館的人在哪里?
有激進的網友更是直斥:‘這樣的店就該封殺,一點責任心沒有’。
也有網友提醒,家長不能讓孩子一個人游泳,也有家長反駁,許多游泳館不讓家長進入等情況。由此,引發了一場對國內嬰兒游泳館消費的熱議。
嬰兒游泳館消費受追捧“更加聰明”“穩定情緒”“提高免疫力”“身高更高”……在這些宣傳廣告之下,近年來,嬰兒游泳似乎成了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備項目”,也迅速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追捧。
嬰兒游泳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在21世紀初風靡全球。俄羅斯著名的產科醫生柴可夫斯基曾采用科學的“水中分娩法”讓孕婦在水中直接分娩嬰兒,或將剛出生幾分鐘嬰兒直接放入水中,讓其自由活動。經過追蹤觀察發現,這些身體及早與水接觸的嬰兒發育良好,體格健壯,頭腦聰明。受這一發現啟發,世界各地先后開始關注嬰兒游泳。不少國家的政府機構和學術團體積極倡導嬰兒游泳,并以多種方式鼓勵更多的嬰兒參加游泳訓練。

目前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嬰幼兒游泳對于嬰兒的好處,嬰兒游泳項目日漸普及,各新建社區周圍幾乎都有嬰兒游泳館,還有家長網購游泳設備讓寶寶在家暢游。
果果剛滿一歲,“但她已經是個‘游泳老將’了。我幾乎每周都會帶她到附近的一家嬰兒游泳館去游泳,我身邊很多朋友家的寶寶也都在去,主要是聽說嬰兒游泳不僅對心肺功能有好處,還能促進大腦神經發育,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所以果果只有3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在嬰兒游泳館游泳了。”北京李女士說。
在北京崇文門的幾家嬰兒游泳館里,看到整個游泳館的規模并不大,有一個大型的泳池和幾個單獨的小缸。幾個寶寶脖子上套著小游泳圈,正在游泳池內游泳,工作人員和家長則在一旁拿著玩具逗寶寶開心。游泳池旁邊的操作臺上,一名工作人員正在為一個光著身子的寶寶做撫觸。工作人員對記者說:“這里每天能有十幾個來自附近小區的寶寶過來游泳,最大的寶寶快4歲了,最小的寶寶才剛剛滿月。由于價格比較優惠,所以客源非常多。我們這里不光為小寶寶提供游泳服務,還有洗澡、撫觸和剪指甲等服務,這些對寶寶的發育非常有好處。”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又有好幾對夫婦帶著寶寶前來咨詢嬰兒游泳業務。
拿北京的嬰兒游泳館的價格來說,單次嬰兒游泳收費從30元到200元不等,對比多家不同的嬰兒游泳館的收費標準來看,次卡、年卡——這種先收費后消費的模式,幾乎成為目前游泳館盈利的基本模式。由于傳統母嬰店被網店搶去不少生意,需要尋求新的亮點,而只能在實地完成,又帶有人工服務性質的嬰幼兒游泳館就是一個突破口。
安全監管空白嬰兒游泳能有效地促進嬰兒智力、體力發育,是家長所追求的,但由于嬰兒各方面發育并不完善,一些游泳場所存在衛生安全隱患,嬰兒游泳的意外事故時有發生。
探訪北京多家嬰幼兒游泳場館發現,泳池里的水質好壞,嬰幼兒游泳用品、場館是否消毒存在較大差異。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并未出臺嬰幼兒游泳館相關管理條例,也沒有開辦嬰幼兒游泳館的相關準入標準,嬰幼兒游泳館的相關衛生標準、消毒設施、水質要求及工作人員相關資質等仍是空白。
因為,對于整個行業來說,行業標準的缺失以及監管的空白,讓嬰幼兒游泳洗浴行業成為一個真空地帶。
所謂嬰兒游泳館,其實是嬰兒玩水的場所,并不是真的游泳館,沒法列入普通游泳館行列并用相關標準要求它,因此檢測也比較困難。沒有政府的合理監督,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嬰兒游泳館的設施和服務良莠不齊,成為國內嬰幼兒游泳的現狀。
國務院出臺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只涉及成人游泳館,而《游泳場所衛生規范》對成人游泳館機房、循環消毒過濾器、浸腳池、加氯等均有規定,但并未提及嬰幼兒游泳館。嬰兒游泳館的店家領取的營業執照大多都是包含在母嬰用品店的類別下面,而注明的服務內容也僅僅是提供母嬰服務項目。
目前,國家商務部發布的《沐浴業管理辦法》,對沐浴企業從業人員的資格、衛生消毒設備、明示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都有規定,但卻未明確提出嬰幼兒游泳洗浴應參照的標準,也沒有相關的監督體系。嬰兒游泳的項目也不屬于衛生監督監管的范圍之內。
根據國務院出臺的《育嬰員國家職業標準》規定,0到3歲嬰兒照料、護理和教育的人員至少具備育嬰員資格證。但該《標準》并未有涉及嬰兒游泳、嬰兒撫觸等內容。
還需防范安全衛生隱患從游泳設備來看,據介紹,12個月以下一般使用的是脖圈,僅僅圍住孩子的脖子,保持嬰兒的頭部在水面之上,還有就是使用的座圈,但是一般使用的座圈也是比較寬松的,目的也是讓孩子的大部分身體都保持在水面以下,保持重心低于水面,避免嬰幼兒游泳的時候傾覆。
而也有觀點認為,使用脖圈和腰圈作輔助的游泳館現在不大提倡,這些東西對嬰兒有一定風險,因為脖圈不是量身定制的,而孩子的脖子有粗有細,水的浮力非常大,嬰兒的頸椎還沒長好,六個月以下的嬰兒還不能直立,一旦水有波浪,頸圈就會劇烈的波動,容易給孩子造成傷害。而使用腰圈,當孩子在水里活動增大時,重心就不穩,容易出現孩子頭朝下的情況。最安全的嬰兒游泳方式就是在父母懷里,和父母一起進行親子游泳。嬰兒游泳館內多處設施均可能出現衛生問題。
首先是游泳的水質,一般現在嬰兒泳池使用的水都是通過自來水過濾并加熱的水,但是并不排除部分店家為節約成本不換水或者是少換水,不換水又要讓水干凈就只能添加消毒劑,如果沒有控制好量,那么對嬰幼兒的皮膚一定會有影響。
店內的衛生問題也容易引發健康問題,現在很多嬰兒游泳館都是開在商場內,部分店面甚至都沒有對外的窗戶,完全依靠商場的通風系統,但是很多游泳館內長時間保持高溫高濕的狀態,非常容易引發霉變。另外,在店內使用的毛巾、玩具等公共物品消毒問題往往可能是引發健康問題的原因。
除了此次網上曝光的女嬰頭朝下溺水事件以外,前些年在上海市就曾發生過一例兩個月大的嬰兒因家中游泳池水溫過高,導致嬰兒窒息的惡劣事件。事實上,在嬰兒游泳館的經營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事件,如嬰兒急哭、嬰兒面色突然潮紅或發白、紫紺、游泳后頸部皮膚紅疹、腳趾卡斷等,但多數嬰兒游泳館未訂立過相應的應急預案。
走訪幾家嬰幼兒游泳館,工作人員介紹,即便是使用了正確的泳圈,也不能完全保證安全,也需要監護人以及工作人員在現場時刻保護。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些孩子可能會從泳圈中滑落到水中,如果營救不及時,很可能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
在好幾家嬰兒游泳館的中,可以見到這樣一句話,“為了游泳區的衛生和安全,每位寶寶游泳時只能由一位家長陪同,并請換本館專用防滑拖鞋進入。”記者以家長身份向工作人員進行了詢問,這位工作人員表示,游泳區如果進入的大人太多,顯得擁擠、混亂,影響空氣質量和環境衛生,對寶寶是不利的。所以游泳館一般都是玻璃墻,家長在外面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寶寶游泳情況。家長們都能自覺遵守管理條例,工作人員也會提醒家長注意遵守。
在談及女嬰游泳落水事件時,這位工作人員說:“這種情況肯定不會在我們這里出現,我們一般都要提前預約,保證一對一服務,如果工作人員需要離開寶寶,一定要和家長交代,請家長一定看好自己的寶寶。另外,我們工作人員上班也不允許使用手機。”一旁的家長表示,視頻里的家長是背對孩子的,“我們絕對不可能讓孩子離開視線,像游泳這種事情,我絕對是要站在邊上看著的。”
另外,有專家建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游泳鍛煉的時間有所區別:
3-6個月(約15分鐘)7-12個月約20分鐘;1-3歲約30分鐘;3-5歲約40分鐘;5歲以上約45分鐘。也提醒因為每個孩子有個體差異,親水與適應性不一樣,所以還是要看具體孩子的情況。
在此,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消費者,第一,消費者要有合適的渠道去了解正確的嬰幼兒知識,不要被一些商家宣傳的不實言論誤導。第二,在帶寶寶去游泳場所時要注意衛生情況,減少病毒等未明刺激物接觸性傳染的可能。應保證每人一缸水,嬰幼兒游泳和沐浴毛巾、浴巾、游泳圈、游泳池或浴盆等,應在使用前后進行常規消毒;洗浴室內應安裝紫外線空氣消毒燈,保證空氣流通。
第三,最好選擇醫院或保健系統的嬰兒游泳館鍛煉,那里具備專業的消毒設施和護理人員,對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