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花一元錢就可能買到iPhone手機,開走寶馬汽車,甚至得到一套房產,這種好事你相信嗎?
從去年年初開始,名為“一元購”的購物網站在網絡上異常火爆,多家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都曾推出過自己的一元購平臺。
所謂的一元購,簡單來說就是把一件商品分成若干份,每份一元,比如一個標價五千元的手機,把它分成五千份,每份一元,當五千份都賣出去之后,一元購平臺來抽出幸運者,抽到誰,這個手機就歸誰。
不過,網站并沒有限制每一個參與者的購買份額。也就是說,你可以只投入一元錢,也可以買幾十甚至幾千個份額以增加中獎機會。因此有許多人前赴后繼地往里投錢。
去年媒體曝光了多起消費者因參與一元購巨虧維權的事件,當時對于一元購模式的定性爭議很大,諸如彩票、賭博、有獎銷售等不一而足。
近日,監管部門下發通知指出,部分網絡一元購屬于變相賭博行為及涉嫌詐騙,將在全國范圍嚴打這種圈套。
部分一元購屬于變相賭博、涉嫌詐騙
華商報報道稱,日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下發文件《關于“一元購”的定性和處置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部分網絡一元購屬于變相賭博行為及涉嫌詐騙。具體來說:
一是,網絡一元購表面上是銷售實物商品,實際上銷售的是中獎機會,具有賭博性質,是一種變相賭博行為,因此對純粹1元價格銷售獲取大獎機會的網絡“一元購,可以認定為賭博;
二是,若經營機構以網絡一元購為名,采取抽獎造假、以次充好、不寄送獎品甚至卷款潛逃等方式,騙取參與人錢財,其行為是典型的以非法占有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他人財物的詐騙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下發的文件對一元購的明確定性,終于厘清了概念,所以利于消費者的維權。
一元購害人不淺,有人虧損四百萬
去年央視曾經曝光多起一元購“害人不淺”的例子。
20歲的小馬是山西長治的一名大三學生,2016年5月,他接觸到了一種新型的網絡購物方式——一元購。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小馬就向一家知名一元購網站投入了10萬元,只中過一部價值六千多元的蘋果手機和一些20元到100元不等的充值卡。小馬不僅輸光了自己打工掙來的兩萬元,還向九家學生貸款公司借下了八萬多元的債務。
家住陜西西安的大二學生小田,同樣也掉入了一元購的消費陷阱里,從2016年8月到9月,兩個月的時間里,他總共往一家一元購網站投入了46萬元。中獎的不過是幾張話費充值卡和幾部手機,與他的投入遠不成正比。為了替他償還債務,父母只好把原本用來買房子的10萬元首付款拿了出來。
河北的袁先生,原本是一位企業主,自從2014年接觸到深圳的一家一元購網站之后,他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袁先生在該網站里,通過自己的存款、借款和高利貸,總共投入了將近三千萬元,中獎置換了現金之后,發現自己虧損嚴重。袁先生表示,總的虧損大概是有四百萬,“企業也變賣掉了,包括之前的積蓄,包括房產,現在還欠60多萬債務。”
一元購平臺暴利,可設置中獎人
與消費者嚴重的虧損相比,一元購的運營方卻賺得盆滿缽滿。
央視財經報道,一方面一元購網站的商品價格明顯要比實際要高出不少。在一家一元購網站上,一款紅米手機,需要799元,而同樣的手機在官網只需要699元,相差一百元,一款樂視電視,需要4899元,而在樂視官網的價格是3699元,相差1200元。記者發現,絕大多數商品的價格都要比市場高出15%左右。
另一方面,一元購這種模式可以進行人為操縱,早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淘寶上就有很多提供一元購軟件的商家。
在一家名為區域網絡科技的店鋪,客服通過QQ向記者透露,可以設定中獎人,指定的人只有自己才能看到,沒有人會發現。
客服將后臺管理網站發給了記者,并表示在網站的后臺商品管理添加商品或者商品列表修改商品的時候,有個內地定ID區間,如果要內定ID 8號,那就填7-9就可以了,取中間的,這樣就可以內定中獎人員。
記者隨后打開了這樣的模擬后臺運營網站,果然像賣家說的那樣是可以設定中獎的ID號碼的,也就是說網站的運營者完全可以讓指定的人獲獎,而其他參與抽獎的人也就成為了陪襯,白白花了冤枉錢。
網易退出,小米暫停
值得一提的是,IT之家報道,日前小米一元購社區發布了系統升級維護公告,公告表示從2017年8月14日起,一元活動將進行系統升級維護調整,系統升級維護期間,正在進行中的活動正常開獎,活動結束后將暫停開啟新的一期。
不過小米官方暫時并未透露此活動是否將會下線。
另一方面,鈦媒體報道,早在今年2月28日,曾是行業龍頭老大的網易一元奪寶官方網站正式下架了最后三件奪寶類商品,一元奪寶項目宣告正式退場。
另外,在微博上,已經搜索不到“一元購”的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