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良莠不齊的外賣市場,國家在今年明確要求APP平臺上的外賣店鋪必須要明示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然而揚子晚報消費評審團欄目記者近日隨機登錄一家APP外賣平臺發現,十家龍蝦店居然有五家證照不齊,其中食品經營許可證的缺失最為嚴重。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管部門的相關人士表示,食品經營許可證就好比開車人手中的“駕照”,應該杜絕“無照駕駛”,保障餐桌安全。
消費者投訴:點了十幾次外賣龍蝦 無意中發現沒有衛生許可證
南京南湖有一家大排檔,雖然店面不大,每晚“騎手”來這家店取餐送外賣的絡繹不絕,到了龍蝦上市的季節,生意更是蒸蒸日上。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喜歡吃龍蝦,又怕排隊,由于家住在集慶門大街,手機上的一款APP外賣就會推薦這家店。“我看推送的還比較靠前,離家也近,其他用戶好評不少,就一直在這家店點。”從去年開始到今年,王先生已經點了這家店的外賣十幾次。
但最近一次王先生點龍蝦時,無意之中,點開了店鋪頁面中的食品安全檔案,發現這家店只上傳了一張營業執照,并沒有按照規定同時公布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王先生告訴記者,龍蝦雖然好吃、流行,但其衛生情況始終讓人提心吊膽。“此前就有規定證照不齊不能做外賣,為什么這家店還能出現在這個平臺上?”
記者調查:APP上的龍蝦店情況怎樣?10個龍蝦外賣店,5家兩證有問題
眼下南京逐漸入夏,小龍蝦已大量上市。便捷的外賣平臺讓吃貨們坐在家中等著龍蝦送上門。4月21日,記者登錄一家APP的外賣平臺,隨機查找了提供外賣龍蝦的10家店鋪。
記者在搜索欄中輸入“龍蝦”,并按照APP推薦的“點評高分”篩選排序。第1個出現的“劉記弟兄龍蝦(仙鶴街店)”,進入店鋪,點擊“商家”頁面中的“查看食品安全檔案”,其中只有一張“營業執照”。第2家蟹步蝦來,營業執照顯示店名為“蟹部蝦來”,經營者姓沈,富春江東街77號,食品經營許可證上顯示店名為“提琴香小吃店”,法人姓劉,地址為富春江東街79號。此外,金五爺龍蝦(大行宮店)、紅軍龍蝦·香辣蟹(鹽倉橋店)、“艷赤蝦精品龍蝦館”都是只有一張營業執照。剩下的盱眙楊氏青龍蝦、徐四怪龍蝦私房菜、劉記弟兄龍蝦(總店)、一哥龍蝦館、谷記凡不了龍蝦等5家兩證齊全、信息吻合。
再看看不分季節始終是外賣訂單“主力軍”的燒烤。記者用同樣的方式在這款APP上挑選10家燒烤外賣餐飲店。其中,樂見烤魚·活魚現殺燒烤、烤滿堂(石鼓路店)、蔡氏冷串串、517龍蝦燒烤、蝦擺龍蝦等5家都是兩證齊全、信息相吻合。蝦客行、小周燒烤、大高幸烤肉(鳳凰西街店)、梁記鐵板魷魚油炸串串、金陵燒烤龍蝦坊等5家都只顯示營業執照。
業內人士:外賣平臺負責審核,沒有“兩證”不該出現在平臺上
兩證目的是打擊“蒼蠅館”
去年年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發布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對外賣店家、外賣平臺和送餐人員都做出了一系列規定。其中有一條是,從今年1月1日起,所有外賣店家需要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才能繼續經營。這是基于 “線上線下一致” 的原則:對外賣店家的要求應該和實體店一致,包括對食品質量安全和法律許可的要求。
“其實互聯網外賣的這項規定主要是針對俗話說的‘蒼蠅館子’,因為互聯網外賣將開店的門檻降低了,如果平臺把關不嚴,一些無資質的黑店、家庭作坊,都可能成為網紅店鋪。一旦消費者遇到食品安全問題,對后續的投訴、維權都會帶來麻煩。”一家互聯網外賣平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平臺對店鋪需要進行線上線下的多次審核,沒有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店鋪出現在平臺上做外賣,是不應該的。
除線上審核,還要線下踩點
他表示商家申請入駐外賣平臺除了需要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外,還需要商戶門頭照片、環境照片和簽約人信息身份證照片。在上述資料齊全后,平臺將逐一審核每一份資料,審核通過后,會與合格的商戶簽訂合作協議。在整個過程中,平臺會有專人對接商戶,多次線下踩點、拍照取證,確保商戶信息真實準確。
“為何會有證照不齊的店鋪出現?還是因為外賣平臺法律意識淡薄,在制度執行和保障上忽視了證照齊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他認為,外賣平臺應從審核流程制定和具體執行上杜絕外賣店資質不全的問題,同時應調查涉嫌為無證餐飲提供交易網絡平臺以及未盡到審查義務的行為。
主管部門:沒看見“食品經營許可證”,消費者千萬別訂餐
玄武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科科長羅亞玲介紹,外賣平臺APP對平臺上外賣網店的把關負有責任。國家法律法規對外賣平臺上的店鋪資質和信息公示有明文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一道網,“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同時,《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進行審查,登記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及聯系方式等信息,保證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經營場所等許可信息真實”。
羅亞玲解釋說,對于一個外賣網店來說,營業執照就像是“身份證”,而食品經營許可證就像是駕車人的“駕照”,是從事餐飲行業資質的證明。“同時兩個證應該信息對應,特別是經營地址、經營范圍,兩證有但對不上也是不行的。”她介紹,在玄武區,市場監督部門已經和各家的平臺建立微信群壹道網,同時每周都有見面的約談。一旦發現平臺店鋪的問題,就會第一時間通知平臺處理。如果用戶在平臺上發現南京地區有證照問題的外賣店鋪,可以第一時間撥打12345熱線進行反映,熱線會將投訴交由市場監督部門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