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湖南省株洲市近期破獲一起利用海外就醫虛構病情實施詐騙的案件。經初步核實,該案涉及全國26個省份,受害人1700多人。這起案件折射了海外就醫亂象。
然而,這只是海外就醫亂象的冰山一角。近年來,海外醫療旅游中介公司、海外就醫咨詢機構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但由于海外醫療服務行業不規范、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患者海外就醫面臨風險大、無保障、維權難等諸多問題。有些中介公司經過精心組織、策劃,以海外就醫為幌子,手段高度隱秘:很多“黑中介”公司化運營;推出“醫療+旅游”套餐,服務費畸高;利用病人“病急亂投醫”的心理,瞄準癌癥患者。
在感慨騙子的無孔不入外,海外就醫引人深思:一是龐大的海外醫療市場真;二是醫療市場業務亟待規范引導。
旅游查出“癌癥”花費60多萬元
據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介紹,2017年10月18日,受害人馬某某在株洲美之源健康美容店老板陳某和廣州唯托國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某等人引誘下,以免費旅游的名義赴馬來西亞某醫院進行免費體檢。并接受該醫院“專家”賽琳教授會診,賽琳教授稱其可能患有肺癌、乳腺癌,而且患癌概率達90%,并向馬某某推薦可以預防癌癥的治療方案,最終馬某某共花費醫藥費62.5萬元。
回國后,馬某某對自己的病情產生懷疑,便將體驗報告帶至株洲市中心醫院和湘雅醫院找專家進行會診,專家稱其各項指標正常,無癌癥病征,馬某某懷疑自己被騙,向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報案。公安機關迅速成立了專案組開展偵辦工作。
據辦案民警介紹,專案組以犯罪嫌疑人王某為切入點展開追蹤,發現了以廣州唯托國際總經理胡某為首,在全國利用海外就醫虛構病情實施詐騙的犯罪集團。2018年5月4日,主犯胡某向警方投案自首。
目前,本案犯罪嫌疑人胡某、柳某某、王某、劉某某、陳某已到案。本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11人,逮捕32人,扣押涉案公司贓款1600萬元、凍結782萬元。通過專案組初步核實,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間的受害人達1731人。
海外醫療市場龐大
據某機構數據顯示,僅2016年中國到海外就醫的已突破50萬人次。面對越來越多的“海外病人”,連美國的梅奧診所、麻省總醫院這些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的“醫界大佬”,都不得不放下身段,尋找應對措施,比如幫助病人解決旅行和住宿等問題,或為中國患者提供就診的翻譯服務等。
為什么這些年我國醫療服務水平在不斷提高,海外的醫療服務還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呢?
不得不說,目前我國的醫療水平確實與世界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據《柳葉刀》2017年刊發的醫療可及性和質量指數的全球排名,我國僅位列第82位。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們國家很多醫院不但就診體驗不夠好,醫療效果與先進國家也有差距。以癌癥為例,在美國,一些癌癥病人的5年存活率達到了70%,可在我們這,卻只有30%。在醫療服務方面,海外醫療的每一個環節都很細致,同樣是做B超,在日本檢查時間達20多分鐘,國內往往是三兩分鐘。
此外,海外醫療的藥品更新,病理診斷和影像檢查的水準更高,醫生在精準用藥的細節上更有針對性方面,都領先于我們這。在“再馬虎也不能對健康馬虎”理念的引導下,這些自然會對國人產生巨大吸引力。
海外就醫亂象多
近年來,海外醫療旅游中介公司、海外就醫咨詢機構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一些中介公司經過精心組織、策劃,以海外就醫為幌子,手段高度隱秘。
首先,“黑中介”詐騙多,手段翻新。“海外就醫選AAA級海外合作醫院某某某國際服務機構”、“去美國看病,某某機構,唯一官方認證”……記者在網上查詢發現,海外就醫信息繁多,真假難辨。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海外就醫中介機構提供虛假信息、夸大宣傳、欺騙消費者、價格畸高、甚至偽造患者病歷。這些黑中介將患者帶到國外沒有任何資質的“治療中心”、“知名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騙取患者錢財。
民警透露,目前海外就醫詐騙呈現公司化運營的趨勢。一些中介公司組織結構嚴密,設有外聯部、醫療部、財務部、企宣部等部門。詐騙分子往往將有經濟實力、注重身體保養、文化水平低、不懂英語的人群作為重點詐騙對象。
其次,推出“醫療+旅游”套餐,服務費畸高。一些公司為了收取高價,往往打包一堆客戶不需要的服務,要求客戶選擇“醫療+旅游套餐”,并報給消費者一個畸高的整體服務費。例如赴美國治療腫瘤,專家會診、接受檢查、藥品費用等加起來要60多萬元,再加上中介服務費、生活費、住宿費等共計需要近百萬元。
第三,利用病人“病急亂投醫”的心理,瞄準腫瘤患者。在海外就醫的群體中,癌癥患者人數較多,一些腫瘤病人將希望寄托在海外就醫上,認為國外的醫療技術和新藥也許能帶來生機。而一些黑中介利用患者及家屬病急亂投醫的心理,夸大國外治療腫瘤的療效,給患者不切實際的治療預期。
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中介公司運營微信公眾號推薦“國外的先進療法和新藥”,忽悠患者到海外就醫,而當患者交了中介費后,有的中介把患者騙到國外,隨便約個醫生,到最后患者病沒看好,錢包卻空了。
海外就醫亟待規范和引導
追求更好的醫療服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應該讓這部分需求得到合理的滿足。
相比于國內就診,到海外就診,終歸是遠隔重洋,言語還可能不同,信息的隔閡會更大。因此,多數到國外就診人群都需要中介機構來牽線搭橋,這就引發兩個問題:第一,什么樣的人有資格來做這方面的中介,他們如何去維護相關人員的利益?第二,這些機構如何保證他們對醫療行為規范,如果遭遇問題醫療如何進行規范維權?
業內人士指出,按照正規程序,患者到海外就醫需要由醫療中介機構代表游客與國外醫療機構簽訂協議才能實現,在現實中,一些中介公司沒有與國外醫療機構簽訂任何協議,一旦出現問題或事故,消費者將面臨正當權益無法保障的問題。
新聞中那些騙子利用這個市場坑患者,就牽出了很多問題:我們這在這方面沒有細化管理,故而不良中介能鉆空子提供虛假信息,故意在海外尋找虛假的醫療服務,騙取當事人錢財。
湖南省衛計委醫政處副處長李世忠認為,由于醫療行為的發生地和患者居住地分屬不同國家,各國法律體系存在差異,一旦國外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出現意外,患者將面臨取證難、維權難的問題。
這就提示人們,對于海外醫療這個日益龐大的消費群體,不可以再熟視無睹,任其隨意發展。至少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規范和引導。
首先,對于中介機構要嚴格審核,必須擁有相應海外醫療信息途徑的機構才能從事相關服務,并向國內管理部門對其中介搭橋的醫療機構信息進行備案。絕不能允許將患者引薦給非法的醫療機構。
其次,應該大力發展國內的醫療技術,特別是要重視特需醫療這個行業。近年來,為了保證醫療的公平性,特需醫療服務發展被部分抑制。由于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他們的支付能力有條件獲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作為醫療主管部門,不必忽視這部分需求,既然美國的梅奧診所都能夠重視這種方式,我們確實沒有理由忽視它的存在,而更應加強對他們的稅收管理,將這部分錢用來反哺基礎醫療。
第三,我們還是要做好基本的健康服務。現在非常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就診的無序化。大家基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條件找最好的醫療服務,而缺乏最基本的社區醫療服務。其實這個過程不但能過濾小病大治,還可以為患者的就診方向提供指導。讓患者尋找最合適的醫療機構,并不一定是最高級的醫療機構。如果可能,我們甚至可以嘗試讓國內的醫療機構與海外醫療中介進行對接,讓海外醫療服務更加精準。
同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旅游管理部門應加強對海外就醫、海外就醫旅游方面的監管。針對境外醫療旅游市場,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厘清旅行社、中間代理、患者三方在醫療旅游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并規范簽證代理、醫療診治、術后隨訪以及糾紛處理等相關環節,加強境內代理機構的監管,促進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