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暑假選擇去整容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天熱躲在家,神不知鬼不覺地度過術后的恢復期,開學美美噠,深藏功與名,年以復一年。似乎這個社會不光是工作需要,甚或是學習都需要漂亮的“皮囊”。
今又值暑期,醫療美容行業迎來了學生扎堆整容的熱潮,但是醫療美容市場良莠不齊,技術水平千差萬別,產品質量魚龍混雜,手術并發癥和失敗的風險更會嚴重威脅消費者安全健康。因此,筆者在此告訴消費者,在追求美的時候,要謹慎選擇機構,特別注意下面幾點,不管怎樣,還是要將健康與安全放在首位,生活只是一輛無可后退的列車,不管是錯誤還是正確的都不可更改,對自己負責,也是對身邊關心你的人負責。
一、醫美有風險,醫療資質是最基本的先決條件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為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保障公民健康制定。由國務院于1994年2月26日發布,自1994年9月1日起施行。2016年2月6日國務院令第666號修改施行。
醫療美容必須選擇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并核準了醫療美容科的正規醫療機構,微博、朋友圈以及各種點評網站所謂的推薦意見都不能作為選擇的依據,正規的醫療機構會將《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懸掛在醒目位置,如果消費者發現所選擇的機構沒有公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沒有門頭,甚至位于居民樓、生活美容店、酒店中,這家機構必定是黑診所無疑,冒險手術可能引發手術失敗、長期感染、使用假藥、難以維權,甚至感染血液傳播疾病的風險。
二、醫護人員需要醫護相關的資質,主治醫師很重要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只要是從事醫療行業,都需要持證上崗,國家相關部門也多次表態,將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給患者一個安全、干凈的就醫環境。所以,患者在就診錢確認機構有資質后,還需進一步確認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醫護人員是否有資質,醫療活動必須由衛生技術人員開展,正規的醫療機構均會在顯眼處公示醫護人員信息,醫護人員也會佩戴印有其姓名、身份信息的胸牌,消費者只需稍微留意,就可以知曉。尤其主要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醫師,必須具有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的身份,國家法律法規對美容主治醫師有更高的要求,必須符合要求才能取得主診醫師的資質。
三、醫療機構的醫療項目有很多需要仔細甄別,拒絕忽悠
目前正規的醫美機構的科目分為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美容牙科、美容中醫科,如二級科目核準為美容牙科的醫學美容機構就不得進行美容外科、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科其余三項診療活動,且每個科目都有專屬的項目,項目按照復雜和風險程度分為四級,一級:操作過程不復雜,技術難度和風險不大的美容外科項目。二級:操作過程復雜程度一般,有一定技術難度,有一定風險,需使用硬膜外腔阻滯麻醉、靜脈全身麻醉等完成的美容外科項目。三級:操作過程較復雜,技術難度和風險較大,因創傷大需術前備血,并需要氣管插管全麻的美容外科項目。四級:操作過程復雜,難度高、風險大的美容外科項目。
例如重瞼成形術(雙眼皮)、內眥成形術(開內眼角)、隆鼻術、隆乳術、除皺術都屬于美容外科的項目,但手術級別不同,重瞼成形術(雙眼皮)、內眥成形術(開內眼角)、隆鼻術屬于一級項目,設有美容外科的醫療美容診所就能開展,但隆乳術和除皺術則需要更高級別的醫療美容機構才能開展具體項目參考《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醫療美容機構必須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嚴格按照衛生行政部門核準的診療科目進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擴大診療范圍。患者就醫時候需要自己甄別詢問。
四、在簽署知情承諾書的時候需要仔細了解風險及其醫療內容
在實施醫療美容項目前,消費者本人必須充分了解該項目的適應癥、禁忌癥、醫療風險和注意事項,慎重做出選擇,并簽訂《知情同意書》,確保就醫過程安全。此外消費者在進行醫療美容服務時,可以向醫療美容機構索要病歷、知情同意書、發票等相關票據,以便出現消費糾紛時,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不打麻藥不開刀 生活美容無法開展
目前消費者對于醫療美容理解存在誤區,認為只有手術動刀了才是醫療美容,可實際情況并非這樣,隨著目前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治療是不需要手術的。例如皮膚科的很多項目都不用手術,例如:射頻治療、紅藍光光療、微針治療、肉毒素注射、激光治療、強脈沖光治療等。然而,這些項目生活美容機構均不可以開展。這里,筆者借此機會將生活美容與醫療美容的區別簡單贅述下。
生活美容
生活美容是指運用化妝品、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非醫療性手段,對人體所進行的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者保健型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
醫療美容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六、現階段我國醫用肉毒素使用的要求很嚴格
肉毒素又稱肉毒桿菌內毒素,它是由致命的肉毒桿菌分泌而出的細菌內毒素,是肉毒桿菌在繁殖過程中分泌的毒性蛋白質,具有很強的神經毒性。
肉毒素作用于膽堿能運動神經的末梢,以某種方式拮抗鈣離子的作用,干擾乙酰膽堿從運動神經末梢的釋放,使肌纖維不能收縮致使肌肉松弛以達到除皺美容的目的。
肉毒素作為一種毒麻性藥品,國家加以嚴格管制,有嚴格的進貨、流通、冷藏、處方、配置和使用時間和劑量的要求,肉毒素必須由醫師開具處方,配制好之后必須在4小時使用。有的機構為了節省成本,一支肉毒素多人使用,前后時間間隔十幾小時甚至數天,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還有藥品污染的風險。只是注射一支肉毒素,《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都做出了嚴格規定,負責實施的主診醫師要求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或者3年以上從事中醫專業和皮膚病專業臨床工作經歷,并非任何一個醫師都能實施。由于A型肉毒素及其制劑已被列入毒性藥品管理,根據有關規定,藥品批發企業只能將A 型肉毒素制劑銷售給醫療機構,這就限制了非法的醫療機構對A型肉毒素的采購,他們只能去尋求不正規進貨來源,因此切不可盲目相信“假醫院”會使用“真藥品”,使用風險非常大。
七、美容整形消費要科學理性、量力而行
消費者要了解美容具有一定風險,不可盲目輕信美容機構打出的“無疤痕”、“無痛苦”、“無任何副作用”等宣傳語。謹慎對待美容服務和美容產品功效的宣傳,不被類似“一針瘦身”、“煥然一新”以及“高科技”、“最新生物技術”、“神奇功效”等宣傳語所迷惑。與此同時美容整形消費要科學理性,要充分考慮個人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不盲目聽信商家的花言巧語。對商家推薦的非銀行機構官方手機APP辦理的美容個人信貸,要根據實際情況謹慎辦理或者不辦理,避免因一時沖動引起資產受損或引發信貸糾紛導致信用受損,甚至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