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雷玄
數據來源:百度「問一問」
網友問題:由于醫美的特殊性,很多整形失敗者在維權時面臨著舉證難、鑒定難等問題;因為缺乏配套法律法規,在各地司法實踐中,不同案例就糾紛索賠問題適用哪部法律還存在爭議。而一些醫美機構或推卸責任,或采取“拖延戰術”,或不斷壓低賠償價格,給當事人維權設置重重障礙。也正因此,現實中醫美維權難的案例屢見不鮮。比如,有磨骨失敗的患者,自述拿不到病歷、三年維權未果;有人在接受吸脂手術后產生瘢痕增生,卻被醫美機構認定是個人體質原因;還有人不僅維權未果,更在多番撕扯拉鋸后,被醫美機構告上法庭索賠百萬。醫療美容失敗或者效果不滿意,怎么維權?
支招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北京律師協會會員。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股權高級合伙人 曲衍橋律師
法律分析: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醫療美容失敗,如果造成醫療事故 的,是由醫療機構承擔責任的,雙方可以協商賠償問題,協商不成的通過法律仲裁解決,法律仲裁解決不了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醫療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分為四個:
1、醫療侵權行為主體是醫療機構與醫務人員。非法行醫給患者造成人身損害,觸犯刑律,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也應承擔民事責任。因非法行醫的行為人不具備訂立醫療合同的民事主體資格,這種民事責任性質,不應理解為違約責任,而應理解為侵權責任,可依照侵權行為法的有關規定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2、醫療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過錯原則。考慮到舉證的難易,同時也考慮因過錯的醫療行為而遭受侵害的患者能獲得更多的賠償機會,提供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的行為是否存在過失、醫療行為是否符合醫療常規、是否符合專業的標準,應由醫療機構負舉證責任。
3、有損害事實的發生。過錯的醫療行為已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如致死、致殘或給患者造成不必要機體組織損傷等。
4、 醫療過失行為與患者所受的損傷后果有因果關系。因醫療行為本身具有損害性特點,病員本身既存的病理性改變對損害后果的發生可能也有一定的作用,患者現存的損害后果往往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即所謂的多因一果。在分析過錯的醫療行為與既存疾病在損害后果的作用力時,不能忽視患者原有疾病對損害后果的作用力。損傷、既存疾病與現存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應采用定量比例制的方法來判斷、確定責任的劃分與承擔。
醫療美容失敗者維權的基本流程為:1、收集相關證據資料(病歷本、繳費單據、術前術后照片以及人證等);2、醫療鑒定(確定是否屬于醫療事故,以及傷殘程度等);3、與整容機構確定協商時間;4、協商解決措施,如果雙方滿意解決條件,維權就此結束。如果不滿意,繼續為維權到下一步;5、尋求法律仲裁,對仲裁結果滿意,維權就此結束。如果不滿意,繼續為維權到下一步;6、法院審判,其審判結果為最后維權結果,維權結束。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 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愿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七條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制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并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