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詐騙”避坑指南
2022-06-24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近年來,專門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時有發生。據統計,2017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共破獲養老詐騙案件45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萬余名。2022年4月,全國范圍內的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正式啟動。
老年人如何識別各類養老詐騙,提高防騙能力,守護好自己的養老錢呢?常見的十類詐騙陷阱應警惕。
1.“保健品”騙局。
瞄準老年人關注健康的心理,通過免費體驗、贈送小禮品,陪伴聊天解悶等方式獲取信任后,開始推薦“保健產品”,有時還伴有“知名專家”講座,給老年人灌輸所謂的養生理念,誘導老年人購買價格虛高、功能夸大的“保健品”或假冒偽劣產品。
2.“投資理財”騙局。
以贈送小禮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接著開推介會、知識講座,向老年人介紹“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投資項目,以高利息、高回報、低風險為誘餌誘騙老年人投資,甚至以“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誘騙老年人加大投入或拉人投資。
3.代辦養老保險騙局。
此類違法犯罪主要表現為冒充銀行、保險機構工作人員,以代辦“提前退休”“養老保險”等為由,收取老年人的材料費、好處費,最終騙取老年人繳納的保險金。
4.“免費旅游”騙局。
利用老年人外出旅游的熱情和節儉的生活習慣,以不合理的低價甚至免費組織旅游活動,吸引老年人參加組團。 旅游過程中則安排各種購物活動,將商品以遠高于市場價格賣給老年人進行牟利。
5.“溫情”騙局。
這類騙局大多以空巢老人為目標,利用老年人孤獨的心理,在老年人面前扮演“大孝子”,時時陪伴、關心照顧老人,在獲取信任后,通過編造各種理由索要錢財,最后攜款潛逃。
6.“中獎”騙局。
詐騙分子利用偽基站或者互聯網軟件群發虛假中獎信息,老年人一旦聯系兌獎,詐騙分子就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等各種名目要求老年人匯款。
7.“養老床位”騙局。
組織老年人低價觀光旅游,后由投資分析師向其介紹價格不菲的養老床位,宣稱如果使用床位則扣除相應費用,如果未使用床位則按期支付租金收益,到期后歸還床位本金。
8.以房養老騙局。
詐騙分子將目標瞄準老年人的房子,推出“以房養老”項目,忽悠老人抵押房產貸款,將貸到的資金用于購買其推介的所謂“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9.“免費發表作品”騙局。
以免費幫助老年人發表作品為由,要求老年人繳納制版費以及作品“獲獎”后的獎杯制作費。
10.冒充公檢法的騙局。
詐騙分子謊稱老年人或其子女違法,須繳納罰款、保證金等,以此騙取錢財。
防止被騙的四條注意事項
1.不要貪圖便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看起來越美好越有可能是陷阱。 面對“免費體驗”“免費試用”“大額回報”等誘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警惕貪小便宜吃大虧。
2.端正保健理念。要相信科學,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醫,到正規的商家購買保健產品,不要相信所謂的“靈丹妙藥”“祖傳秘方”“特效藥”“進口藥”。
3.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一定要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它能有效識別和攔截詐騙電話、詐騙短信,對疑似詐騙電話的號碼可以快速進行舉報,讓各種騙局無路可逃、無處藏身。
4.記住最重要的一條基本原則:不輕信、不轉賬!無論什么騙局,獲取信任都是第一步。 面對陌生人的熱情,老年朋友一定要保持警惕。 進行大額的付款、轉賬前一定要三思,多和子女商量,必要時可報警求助。騙局形形色色,有時難以甄別,只要記住這條基本原則,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不是難事。
同時,也希望做子女的中青年人,主動向家中老人普及反詐知識,多聊聊社會動態,多進行風險提示,多關注情感需求,提升老年人的風險防范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