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落入快速減肥陷阱
2023-01-13 點擊:次
日前,在溫嶺市工作的佐女士偶然發現了當地一家減肥店,店內宣傳標語寫著“不節食,不打藥,不運動,每天躺30分鐘,一個月可以瘦8—15斤”。看到這些宣傳,佐女士動心了,進店支付了2138元,并簽訂了一份瘦身美體服務協議書。協議書上寫明“甲方認同乙方專業的服務理念和高深的專業技能,乙方對甲方評估后,為甲方提供本期立減體重40kg等協議”。
可2個月后,佐女士才瘦了6斤,和減肥店所宣傳的不節食就可以月瘦8—15斤完全不符。在此期間,店家還一直向佐女士推薦購買店內其他商品。佐女士發覺上當受騙,與店家協商請求退款,但是店家不答應。于是,佐女士向溫嶺市消保委尋求幫助,希望商家能退還部分費用。
溫嶺市消保委工作人員經了解發現,店家要求佐女士按照店家給出的食譜進行就餐,并且在減肥過程中推薦她購買“酵素果凍”“泥灸”等服務,店家出示相關營業證件以及之前成功案例,佐證其減肥服務確有成效。佐女士沒有減肥成功,系由于沒有按照其提供的營養食譜進行食用。佐女士則表示,簽訂協議之前,明確表示“不節食”,若按照食譜食用無異于節食,與之前宣傳的不節食完全不符。最后,在消保委工作人員協調下,該減肥店愿意退還佐女士1100元費用。
當下,不少商家會抓住消費者的愛美心理,宣稱各種諸如躺著減肥、不節食減肥等美型手段。但這種宣傳是否合法合規呢?
根據《廣告法》第二章第二十八條規定,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該減肥店打出廣告為“不節食,每天躺30分鐘”完成減肥,但實際上在提供服務過程中,按照食譜約束消費者節食,在后續過程中又推出一系列減肥服務要求消費者購買確有夸大宣傳的成分,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也涉嫌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目前,快速減肥的宣傳屢見不鮮。那么,如何甄別這些廣告宣傳內容,避免上當呢?為此,溫嶺市消保委提醒消費者:
理智判斷自身情況。消費者應當關注并理智地判斷自身狀況,如是否能有目的性地完成階段性目標。此外,應樹立正確的審美觀,不要因愛美心切被部分商家鉆了空子。
切勿盲目輕信功效。除了傳統宣傳,商家可能還會邀請網紅對減肥產品和服務進行推銷,其中不乏對功效的虛假、夸大宣傳,類似的被查處案例并不少見。建議消費者以產品是否注冊備案、產品成分、用戶評價為主要考慮因素,多角度考量是否購買產品或服務。
妥善保存相關憑證。對于關鍵性的宣傳和交易信息,消費者應當及時取證并妥善保存,為后期可能會出現的維權糾紛提供依據。(文/姜高遠)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