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說:購物關注“四點” 少交“智商稅”
2023-05-29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中,給孩子買東西儼然成了家庭開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能夠為孩子購買到符合心意的商品,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商品的購買上,我首先關注的是購買的商品是否安全。寶寶成長處在關鍵期,有害的商品要尤其避免,比如說一些兒童食品、營養品,是否符合國家安全許可、是否存在有害的添加物,千萬不可讓入口的東西成為孩子成長的“慢性毒藥”,這類食品問題在過去有一些報道,是令家長們觸目驚心的,這是我關注的重中之重;比如一些玩具,要考慮到選用材料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不能存在有毒成分,不能讓孩子在玩耍的同時存在安全隱患;再比如嬰幼兒的洗漱用品,一定要選擇適合寶寶使用的,有些東西成年人無所謂,但孩子的用料就要講究些……
其次,是商品的舒適性。孩子還處在年幼的階段,對于一些商品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舒適不舒適。在爸爸看來,只有讓孩子們感覺到舒服的,才是好的需要的。比如小孩子們穿的衣物,要看款式貼不貼身、料子柔不柔軟、夏天透不透氣,冬天保不保暖,會不會磨孩子的皮膚、會不會造成過敏等;再比如日用品,是不是符合孩子年齡階段的特點,形狀、大小、重量等都會成為我考慮的重點。
第三,在購買物品的時候,還會考慮這個產品的設計是否科學,會不會對孩子產生除安全以外的其他影響。比如購買的臺燈,燈光的亮度會不會影響視力,具不具備燈光調節適應的功能;購買的學習桌椅,符不符合人體生長的基本規律,會不會造成孩子駝背、近視;甚至是一些產品會不會讓孩子產生依賴性,會不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等。孩子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好的習慣非常重要,一些商品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影響著孩子們良好習慣的養成。
最后,就是給孩子買的東西是否實用。現在,市場上針對孩子們設計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樣子越來越好看,也極大地吸引著孩子們的眼光。但實事求是講,有些東西設計出來就是為了賺孩子的錢,沒有一點的實用價值,孩子們購買也就是圖個新鮮,幾乎都是“三分鐘熱度”,新鮮勁兒過了也就丟到了一邊。
所以,作為家長,在給孩子買東西時,希望能夠買到對孩子來說實用的,孩子們能夠用得長久一些的東西,少接觸那些華而不實的,少交一些“智商稅”。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