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癮性”不亞于毒品 讓孩子遠離這些“聰明藥”
2023-06-05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時光荏苒,2023年中高考進入最后倒計時,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都到了最緊張的階段。如果這時候,有人說找到了一種能讓考生精力專注、提高成績的“聰明藥”,你會選擇吃嗎?
近日,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的馮醫生接診了一位高三年級學生的媽媽,這位家長訴說著孩子學習的辛苦,成績不理想等,最終的目的是想開一種叫“利他林”的藥。這位家長透露她在一些論壇上看到一種說法,說利他林是“聰明藥”,能夠改善學習狀態,提升學習成績,她也想讓孩子試一試。
每逢重要考試前,都是“聰明藥”騙局的高發時期,許多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或家長急于求成的僥幸心理,刻意夸大“聰明藥”的“神奇”效果,卻淡化其相當于毒品的危害。專家表示,這些所謂的“聰明藥”屬于國家嚴管的第一類精神藥品,成癮性大、副作用強,千萬不能讓孩子碰。
▲藥品展中展出的藥片。中新社發 井韋/攝
“聰明藥”到底是什么?
所謂的“聰明藥”其實都是一些精神藥物,主要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為哌醋甲酯)、莫達非尼、阿德拉(主要成分為右苯丙胺)三類。
利他林是哌醋甲酯的商品名稱,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被廣泛應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和嗜睡癥的治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失眠、焦慮、頭痛、頭暈、焦躁不安、神經質、厭食、心情低落、感覺異常、多汗、心動過速、高血壓等。根據《2013年中國精神藥品品種目錄》哌醋甲酯屬于一類管制精神類藥物,具有成癮性。久服可出現依賴性,斷藥后會出現注意力渙散、精神萎靡、暴躁抓狂等癥狀。
莫達非尼是一種覺醒促進劑,屬于中樞神經興奮藥物,主要用于治療嗜睡癥,由于具有強烈且持久的覺醒作用,在國外常被私下用來幫助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我國,莫達非尼同樣屬于第一類精神藥品,被嚴格管制。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就是頭痛、失眠、食欲降低等,長期使用還可以導致情緒不穩、抑郁、狂躁、焦慮等精神癥狀。莫達非尼雖然能夠促進覺醒,縮短睡眠時間,但身體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睡眠、休息時間,長期剝奪睡眠,生物鐘規律紊亂,會引起精神癥狀。
阿德拉是一種用于治療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癥以及發作性嗜睡癥的處方藥,它含有的苯丙胺屬于一類管制精神類藥物,不可私自購買。濫用該類藥物有很大的心理成癮性,短期服用即有明顯的副作用,表現為嚴重的抑郁傾向,而且會產生嚴重的藥物依賴,雖然每天抑制在一粒以內,但還是感覺得到嚴重的副作用,每天只睡3個小時,如行尸走肉一般。考慮到該藥具有較高的成癮性,且具有易制毒的特征——在苯丙胺上再合成一個化學結構,就會成為冰毒,因此我國尚未批準上市。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曾發布提示,我國從未批準過提高智商功能的藥品、任何“補腦”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批準的具有“緩解體力疲勞”“增強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適用于補腦、提高智商和緩解腦力疲勞等。
考完停藥就沒問題了?
利他林(主要成分為哌醋甲酯)、莫達非尼、阿德拉(主要成分為右苯丙胺)三類精神藥物具有成癮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強的特性,極有可能會抑制或損壞少年兒童的大腦神經發育,其危害不亞于毒品。
可能有人懷著僥幸心理,認為只要考完試,然后把藥停了就好了。但濫用“聰明藥”可能導致的成癮性,考試后立即停藥并沒有想得那么簡單。
近年來,這幾類精神藥物在黑市上迅速擴張,已經導致多起中毒和死亡事件。此前有媒體報道,有的考生在考試前服用“聰明藥”,雖然服用初期會感到精力旺盛,但停藥后出現“戒斷癥狀”,甚至成癮,嚴重者走上吸毒的道路。
▲山西太原強制戒毒所向戒毒人員家屬開放。中新社記者 韋亮/攝
青年期是容易發展為藥物成癮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貿然使用精神類藥物,可能對個人后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還有研究表明,濫用哌甲酯等興奮劑還會導致自殺及藥物過量不良事件的增加。
依照我國法律,非法吸食或注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就是吸毒,故濫用“聰明藥”屬于違法行為。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用付出就變聰明的把戲都是騙人的。成績要憑實力取得,不能為了走捷徑賭上自己的健康,一旦染上毒品,人生軌跡將徹底改變,到那時可沒有“后悔藥”吃。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