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警惕│這些騙局專門針對高考考生
2023-06-29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高考結束后,不少同學喜歡拍照曬到朋友圈分享喜悅,但一些騙子也借此盯上考生和家長。
對此,有招生部門特別發布警示,有6樣東西不要曬:
1.準考證不能曬。高考結束了,準考證務必要保管好。如果考生把準考證曬到朋友圈,身份證號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復制。
2.身份證不能曬。即使對身份證號碼和姓名作了模糊處理,但在稍懂圖像修復技術的不法分子手里,分分鐘可以恢復或加以改造利用。
3.考生號和密碼不能曬。考生號是整個高考期間使用最多的號碼,高考成績查詢、錄取結果查詢、體檢結果查詢都需要輸入。
4.成績單或成績查詢頁面不能曬。考得不錯的考生曬一下成績似乎可以理解。但是,這類照片同樣會暴露考生號、姓名等重要信息。
5.高考志愿填報紙質表不能曬。志愿填報除了要在網上操作,還需要考生填寫紙質表格并簽字確認。有的考生為了留念會對紙質表拍照,但是千萬別曬出去,以免個人信息泄露。
6.錄取通知書不能曬。錄取通知書曬曬信封或封面還可以,內文就不要曬了。考生的照片、姓名、身份證號、準考證號、考生號、錄取專業甚至大學學號都在上面,如果被不法分子掌握了這些信息,考生被詐騙電話騷擾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同學們在預防信息泄露的同時,也要能識別騙子的套路:
一、“提前查分”騙局。高考結束,學生和家長最想知道分數,詐騙分子便會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通過家長群、考試群、手機短信等渠道發送“提前查詢分數”的虛假廣告鏈接實施詐騙。鏈接中會要求填報身份證、準考證等相關信息,并交納一定的查詢費用,一旦上當不但會有財產損失,還會泄露個人信息。
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時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及查分網址,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
二、“可修改成績”騙局。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想順利通過考試的心理,通過散布“考試未過,可內部操作”“內部加分”“交錢包過”等詐騙信息,聲稱可以通過黑客的技術手段進行改分,騙取事主轉賬。
提醒:高考成績評分、統計、公布均有嚴格流程,對自己成績有異議的考生可以通過官方渠道復查試卷,但不可能通過所謂的“內部人員”修改成績,切勿因為一時想走“后門”落入騙子的陷阱。相似的還有以“補錄名額、內部指標”等名義設置的騙局。
三、“獎學金”騙局。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以符合“獎學金”“助學金”或“高考補助金”資格為由,騙取押金或手續費。
警方提醒:接到自稱高校、教育、財政等工作人員的電話、信息,要發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時,考生及家長一定要主動與當地教育部門或學校聯系求證。
四、“偽造錄取通知書”騙局。騙子冒充高校招生辦人員,向考生寄送偽造的錄取通知書,讓考生將學雜費打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以騙取錢財。類似騙局還有制造虛假的釣魚網站,騙子的目的就是騙取學生的生活費、學雜費。
提醒:考生和家長在登錄學校和教育部門網站時,一定要有鑒別真偽的意識。要通過官網認證的鏈接或學校、教育部門官方發布的網址進入,轉賬匯款時要通過多種途徑核實賬號真偽。
最后,祝愿同學們都能考入理想院校、實現人生夢想。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