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過后 “泡水車”流向何方?
2023-09-14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近日,全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引發暴雨和洪澇災害。在部分地區,有許多因泡水而損壞的車輛,一些消費者擔憂這些泡水車流入二手車市場,會給車輛安全埋下隱患。
法院判決:泡水車爭議
2022年10月,原告王某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到涉案車輛出售信息,被告二手車公司及員工向其承諾車輛為原版原漆的精品車,車價為88000元。兩日后,原告到達被告處看車,被告向其出具第三方檢測機構A對車輛的檢測報告,顯示“無泡水、無火燒、無重大事故”。雙方當日簽訂《二手車輛買賣協議》,協議約定“甲方保證該車無重大事故、火燒、水泡……以上不符退一賠三”,還約定“任何一方如有違約,賠償對方10000元違約金”。原告向被告支付購車款87700元(剩余300元為被告贈予原告的油款),當日將車輛開回老家。
購車后兩日,仍不放心的原告自行委托檢測機構B對涉案車輛進行檢測,檢測報告顯示車輛泡水異常3項,即儀表臺骨架銹蝕浮銹、水印等內容,檢測結果為“非重大事故車、非火燒車、泡水車”。原告遂告知被告檢測結果,被告主動要求原告另行委托C檢測機構對車輛再次檢測,并表示愿意承擔檢測費用。C檢測機構通過查詢該車輛的保險記錄得知,該車曾因大雨涉水出險,保險公司理賠2000元。但最終出具的檢測報告結論仍然是“非重大事故車、非火燒車、非泡水車”。原告認為被告存在欺詐、隱瞞車輛泡過水等重要信息,侵害了原告的知情權與公平交易權,雙方協商未果,原告遂訴至我院,提出退一賠三、支付違約金等訴請。
法庭上被告辯稱,銷售涉案車輛前已經委托專業的第三方檢測評估機構對車輛進行安全和質量檢測,且認定該車輛非重大事故、非泡水,原告購車時已向其出示檢測報告,故不存在欺詐行為。
法官判決:一、解除原告王某與被告簽訂的《二手車輛買賣協議》;二、被告返還原告購車款87700元并支付利息損失,原告退還被告車輛;三、被告支付原告違約金10000元、賠償損失5555元。
據法官說,能否以欺詐為由索要三倍賠償?關鍵點在這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的規定,懲罰性賠償制度是懲罰不法經營者、激勵消費者維權的重要法律安排,在此情況下,對被告行為是否構成欺詐的認定,既要考慮客觀行為,也要考慮主觀狀況。原告在購買該涉案車輛時,被告作為二手車銷售公司在銷售車輛時已經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車輛進行了檢測,出具了檢測報告,且在原告購車時也向其出具了該檢測報告,盡到了一定的注意義務。原、被告雙方簽訂的《二手車輛買賣協議》,系各方真實意思表示!抖周囕v買賣協議》中的備注條款“甲方保證該車無重大事故、火燒、水泡……以上不符退一賠三”系雙方協商后訂入合同,并非被告主動以此誘使原告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在原告提出車輛是泡水車后,被告主動提出再次檢測,根據A檢測報告和C檢測報告,均顯示車輛為非泡水車,且C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與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溝通后了解了車輛出險的情形后,依然將車輛評判為非泡水車,說明車況事實存在,只是不同的檢測機構對于泡水的評判標準不一致。原告并無證據證實被告明知車輛泡水但故意隱瞞,因此被告不存在欺詐的故意。本案不適用懲罰性賠償條款。
被告是否構成違約呢?法官表示,被告是否違約,基于車輛涉水應當如何認定。針對涉案車輛共有三份檢測報告,根據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出具的車輛出險照片及理賠情況,可以證明車輛確實因大雨出險,屬于涉水車輛,雙方在《二手車輛買賣協議》中特別備注,甲方保證該車無重大事故、火燒、水泡,說明是否水泡是原告是否購買車輛需要考慮的重大因素之一,無論本車涉水程度高低、對車況的影響大小,因大雨導致車輛涉水報保險維修,涉水事實存在,不滿足合同約定的非水泡條件。此外,被告作為二手車買賣的專業機構,在出售車輛前,應當對車輛進行全面細致審查對消費者負責,現車輛存在瑕疵,被告屬于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故最終根據合同約定及原告的實際損失,作出判決。
專家解答:如何避免購買到泡水二手車?
泡水車有哪些安全隱患?如何避免購買到泡水二手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羅磊作出解答。
問:泡水后車輛可能有哪些損傷?有哪些安全隱患?
羅磊:大家可能認為,被水淹過的車輛就叫泡水車。但是,什么情況下泡水會對車輛的技術指標和安全性能產生重大影響呢?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在2011年發布的評定標準,經水等導電液體浸泡,導致車輛核心零部件、電器件受損的車輛,一般是水位超過車輛座椅底板,才稱之為泡水車。
泡水車輛的受損程度分多種情況:
第一種,水線剛剛沒過滑軌,這種情況叫低位泡水。它會對車輛產生一定影響,比如說車輛底盤、燈飾接口發生銹蝕,但是影響程度不是很高,經過簡單修復就能夠正常使用。
第二種,水線已經達到儀表臺,對車輛的整體性能影響較大。比如說座椅、儀表、發動機、變速箱、燈光、音響、空調、中控設備、雷達等,很多零部件都會受到水的侵蝕。
第三種,水已經淹沒車頂,就是所謂的“沒頂車”。這樣的車基本上已經沒有價值,保險公司一般會作為全損車進行回收,并按照車價全額賠償給車主。這樣的車即使經過專業修復,仍然可能存在嚴重隱患。
只要是泡水車,都會存在安全隱患。即使是低位泡水的車輛,水沒過剎車系統的感應零部件后,可能會導致產生錯誤信號,也會成為安全隱患。另外,現在汽車里有很多高技術的應用,比如安全輔助設備、導航設備等,泡水之后電子零部件的可靠性會大打折扣。修復時如果沒有全部換掉,就會存在安全隱患。個人建議,非專業人士不要購買這樣的車輛。
問:泡水后的車輛都去了哪里?為什么會進入二手車市場?
羅磊:只要不是進入報廢程序的泡水車,都會經過修復后流向二手車市場,因為這樣的車仍然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現在車輛修復技術非常先進,大部分車輛經過零部件的更換、清潔和全面整修,一般情況下就能夠正常使用,能夠滿足一些駕駛或者出行需求。
另外,泡水車的收購價格往往調整幅度會很大。買一輛二手車可能是十萬塊錢,買一輛同等的泡水二手車,可能只需花三四萬塊錢,所以可能有人會被低價吸引去購買。
在相關規定里,對泡水二手車的流通也沒有明確的限制。汽車流通分多種情況,二次流通的既有正常的二手車,也有出過事故的二手車,還有全損的二手車。只要有人愿意購買,都可以拍賣。但是在行業里有明確規定,如果銷售的車輛是泡水車,不管是低位泡水還是全損泡水,都應該向消費者進行明示,明確告知這輛車重要的缺陷,以及可能會引起的后果。
目前情況下,絕大多數車商會明確告知消費者是不是泡水車。否則,一旦消費者檢測出來,或者通過某些證據,證明這輛車在購買之前泡過水,商家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問:在賣方沒有明確告知的情況下,如何避免購買到泡水二手車?
羅磊:鑒別泡水車比較簡單,普通消費者也能做到。首先,二手車經過水泡會發生霉變,會有一種腐爛的氣味,特別是地膠部分。還有,消費者可以把安全帶拉起來,看一看安全帶上有沒有水印。更直觀的方法是看一些比較隱蔽的地方,可以打開車門內側的內飾罩,看看里面有沒有殘存的泥沙,如果有就毫無疑問是泡水車。
當然,如果懷疑購買的二手車是泡水車,還要通過專業的機構進行檢測。在買完車以后,即便商家提供了檢測報告,消費者依然可以通過購買服務,聘請專業的第三方二手車檢測機構,或者在司法鑒定機構,申請對車輛進行全面技術檢測,避免對行車安全造成隱患。
如果購買二手車后發現它泡水了,要留存當初交易時的相關證據,特別是錄音、錄像以及簽訂的合同,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事后處理&常見理賠問答
1.暴雨天氣,燃油車被水浸泡保險能賠嗎?
可以賠,車廂進水屬于車損險的理賠范圍,尚未淹到發動機,因此只要車主購買了車損險,便可以賠付。
2.遇到暴雨應該如何做能保證理賠?
口訣:停車熄火開雙閃、確保安全勿點火、專業施救降損失、合作維修有質保。
第一步,車輛熄火,開雙閃提示危險并快速撤離;
第二步,優先救治傷者,24小時快速車險報案;
第三步,及時申請事故救援避免事故損失進一步擴大;
第四步,遠程查勘、線上上傳理賠資料;
第五步,快速到廠定損,確認維修方案;
第六步,賠款結案,實時查看賠款進展。
3.新能源車泡水能理賠嗎?車輛泡水應該如何做?
能賠!2021年12月14日之后,新能源車有了新能源車輛專屬車險,專屬條款中的車損險將三電系統納入保障,風險場景覆蓋新能源汽車行駛、停放、充電及作業。因此如果新能源車被積水浸泡等導致三電系統損壞,便可以獲得車損險的賠償。
4.涉水后如何快速申請理賠?
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通過保險公司理賠APP、小程序等進行理賠申請。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