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保委測評:18款熱銷兒童飾品存安全隱患
2024-06-17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近來,DIY(自己動手制作)兒童飾品、發飾和咕卡(裝飾卡片)等手工制作類的小玩具廣受青少年兒童們的歡迎,可稱是中小學生的“社交密碼”。家長也普遍愿意買單,認為DIY手工制作過程不僅可以增加體驗樂趣,還能激發孩子的創造和動手能力。
近期,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市消保委”)測評了35款銷量較高的DIY兒童飾品、兒童發飾和咕卡商品中,有18款存在安全風險,1款增塑劑含量超標。
小零件和工具可能存在安全風險
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在DIY兒童飾品、發飾和咕卡套裝中,通常會有串珠、鏈子、裝飾品等體積較小的零件或配件,兒童在玩耍、佩戴過程中可能不慎誤食、窒息等風險。套裝中通常配有剪刀、鑷子等手工制作工具,其銳利邊緣或尖端也存在安全隱患。
本次測試結果顯示,有17款產品未按要求對配件中的小球等小零件進行警示說明,5款產品中的剪刀、金屬絲或鑷子等工具帶有危險銳利的邊緣或尖端,兒童使用存在一定風險。
1款產品增塑劑含量超標。上海市消保委對全部樣品的有害元素總含量、溶出量及增塑劑等化學毒性風險指標進行測試,在1款兒童發飾的發圈部分發現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超標的情況。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被認為具有生殖毒性,對人體尤其是兒童有害。
11款產品信息標識不清。上海市消保委通過天貓、京東、抖音、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品牌官方旗艦店購入全部樣品,這也是消費者普遍選擇的購物渠道,但仍發現有11款產品缺少生產信息。“三無”玩具可能因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質量管控存在安全風險和隱患,應當引起平臺和商家的重視。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指出,買樣過程中還發現部分商家對產品適用年齡存在標識不清的情況,一些手工DIY飾品并不適合作為低齡兒童的玩具,商家和平臺應該進行充分告知。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作出消費提示:
1.關注商品標識。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兒童飾品和玩具時,建議選擇知名度較高的品牌,重點關注商品有無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和廠址,有無警示標識或中文警示說明,避免購買無生產廠家、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地點的“三無”玩具,或做工粗糙、存在異味的劣質玩具。
2.加強監護責任。不建議低齡兒童接觸含有體積較小零配件的玩具,家長應密切關注兒童玩這類玩具時可能存在的危險情況。兒童在使用剪刀、鑷子等帶有銳邊或尖端的工具時,需有成年人監護和陪伴;應避免兒童啃咬、舔舐或長時間皮膚接觸有較大可能含有增塑劑的塑料飾品,以保障兒童的安全和健康。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