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圈爆火的“蠟瓶糖” 美味背后存安全隱憂
2024-10-02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蠟瓶糖以其獨特的創意和趣味性的食用方式迅速在社交媒體和吃播平臺上走紅。孩子們被其鮮艷的顏色、有趣的造型以及內部的果醬或糖漿所吸引,紛紛購買嘗試。而吃播博主們的推廣更是讓這款糖果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極高的曝光度和話題度,一躍成為糖果界的“新寵”。
來源/微博截圖
蠟瓶糖的核心在于其外部的蠟質外殼,市場上大部分產品宣稱使用的是食品級蜂蠟,甚至部分標榜為土蜂蠟。然而,記者在購物平臺上搜索蠟瓶糖時,卻發現許多商品詳情頁面對于蠟質的檢測報告含糊其詞,存在雷同、模糊等問題。這不禁讓人質疑這些報告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作為普通消費者,很難判斷這些報告的真實檢測物是什么,更無法得知被檢測物合格的具體項目。因此,商家是否存在造假欺騙消費者的行為,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雖然食用蠟本身對人體無害,但蠟瓶糖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三無產品”,即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信息的產品。這些產品往往打著“純手工制作”“純天然安全”“優質蜂蠟”等標簽來吸引消費者,實則卻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來源/小紅書截圖
專家指出,蠟瓶糖作為新品類,目前缺乏相關質量標準和調查數據,難以評估其長期食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此外,彩色糖果中的色素成分是否過多、是否安全合規也亟待規范管理。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商家使用的不是真正的蜂蠟而是其他劣質蠟質材料,就進一步增加健康風險。
來源/小紅書截圖
針對蠟瓶糖的安全問題,《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
經營者應嚴格遵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確保所使用的制蠟原料符合相關法規要求,完善產品包裝信息如配料、生產廠家、生產許可證等,以避免“三無產品”流向市場。
電商平臺應加強對商家的準入審核和管理,對違規行為采取嚴厲措施,以保障消費者權益。直播平臺也應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主播的培訓和管理,確保其直播內容真實合法。
相關部門應建立跨區域聯合監管機制,并利用大數據技術實時監控網紅食品銷售信息,以快速發現并應對潛在的食品安全風險。同時,加強對電商平臺和直播平臺的合規指導,確保其銷售的食品符合安全標準。
家長應加強對孩子的食品安全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并培養他們辨別食品質量的能力。同時,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全家的食品安全意識。
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加大監管與執法力度,提高消費者和經營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才能確保孩子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健康成長。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