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費探秘:低價背后 警惕陷阱重重
2025-03-14 中國質量萬里行 點擊:次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旅游市場日益繁榮,但同時也涌現出大量看似誘人的低價游產品。這些低價游背后往往隱藏著諸多陷阱,給消費者帶來諸多不便和損失。
一位導游帶著暑期旅游團隊游覽。中新社發 王建中/攝
旅游投訴激增成新焦點
《中國質量萬里行》聯合新浪黑貓投訴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旅游行業共接到投訴36.5萬件,主要涉及交通票務、酒店預訂和旅行團三個方面。這些投訴問題不僅數量龐大,而且種類繁多,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在交通票務方面,消費者反映機票退改困難、收取高額退票手續費以及預訂后大幅降價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給消費者的出行帶來了不便,還增加了他們的經濟負擔。
酒店預訂方面的投訴同樣令人擔憂。消費者在遇到酒店或平臺單方面取消訂單、未入住不予退款等問題時,往往感到束手無策。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也嚴重損害了消費者對旅游行業的信任。
在旅行團方面,跟團游產品與宣傳描述不符、行程中項目存在二次收費等問題頻發。一些不良旅行社為了賺取更多利潤,會在行程中設置各種隱性消費項目,導致游客的最終花費遠高于最初報價。這種虛假宣傳和惡意加價的行為,嚴重破壞了旅游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
低價游陷阱
近年來,不少消費者因輕信低價游的宣傳而陷入困境。這些低價游通常以遠低于市場平均價的價格吸引游客報名參團,然而在實際行程中,消費者往往會遭遇一系列問題。服務質量大打折扣,行程安排不合理,甚至存在強制購物等惡劣現象。
有些游客在報名參團后,發現所謂的“純玩團”實際上只是噱頭,行程中包含了大量購物環節。購物點物價虛高,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導游甚至會采用各種手段強迫游客購物,嚴重破壞了游覽體驗。
在面對低價游產品時,消費者應保持警惕,避免陷入各種陷阱之中。
消費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質量萬里行》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擇旅游產品時務必保持理性,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理性選擇旅游產品。在選擇旅游產品時,要綜合考慮價格、服務質量、行程安排等多個因素,進行全面的比較和分析。不要被低價所迷惑,而忽視了其他重要的服務細節。特別是在選擇住宿和交通方式時,要仔細查看相關條款和規定,避免遇到退改困難和高額手續費等問題。
第二,仔細閱讀旅游合同。在簽訂合同前,要認真查看合同中約定的內容,確保合同條款清晰明確。對于合同中存在的疑問或不明確的地方,要及時向旅行社咨詢并要求解釋清楚。這樣在遇到問題時,才能依據合同條款進行維權。
第三,選擇信譽好的旅行社。優先選擇信譽好、正規的旅行社。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朋友推薦等方式了解旅行社的資質和信譽度。避免選擇無資質或信譽不佳的旅行社,以免陷入低價游的陷阱。
第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行程中,如遇到強迫購物、虛假宣傳等問題,要及時向導游或旅行社提出異議,并保留好相關證據。如有必要,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第五,關注官方渠道信息。及時關注文化和旅游部門發布的關于規范旅游市場秩序的通知和公告,了解最新的旅游政策和市場動態。這有助于消費者更好地識別低價游陷阱和住宿行業的潛在風險,避免上當受騙。

掃碼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