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數碼相機更新速度快,其質量及售后服務問題日益凸顯。
更換鏡頭價格直逼千元、屏幕維修價格超過新機……數碼相機在銷量直線上升的同時,售后維修投訴與日劇增。近日,針對數碼相機質量問題頻出消費者卻很難辨別故障發生原因等諸多問題,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啟動了數碼相機故障免費檢測活動,至此,數碼相機售后維修難再次引起業界關注。
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數碼相機保修期短、出現問題后維修價格普遍高企、售后維修價格混亂等諸多問題是消費者之痛。對此,業內人士透露,接單率高、退單率高是目前東莞數碼相機維修行業的現狀,大多數廠家為節約維修成本,維修時往往選擇只換不修等經營策略,讓消費者不得不選擇棄舊機而選新機這一無奈的替代方式。
高昂維修費是投訴熱點
□現狀調查
高昂的維修費用讓不少消費者很無奈。家住東城的消費者王小姐近日向記者反映,她在2008年初買了一臺1200萬像素的數碼相機,當時價格為3000元左右。前不久,這款數碼相機開機時鏡頭無法自如伸縮,液晶顯示屏顯示“無法存取”的畫面。于是,她找到了當時購買相機的銷售商,銷售商稱數碼相機的保修期僅為一年,而這款相機已售出近4年時間,因此,如果要修理的話,費用自理。于是,王小姐通過廠家售后電話找到東莞的維修點,在檢查相機的情況后,維修人員稱,是鏡頭損壞需要更換,價格大概在500元左右,再加上師傅的維修費用總共700元。
“現在1200萬像素的新相機售價才800多元,換個鏡頭相當于買個新機。”王女士稱,雖然這個相機用了4年,但是使用頻率很小,只有每年出游的時候才會用上。可是換個鏡頭的價格卻相當于新機,實在是不劃算。“當初花了3000元買的相機,如果丟棄覺得很浪費。”修還是不修,對于王小姐來說,是個無奈的抉擇。
相對于王小姐來說,消費者曾先生似乎較為“幸運”。曾先生說,自己去年買的一款數碼相機,前幾天在拍照時不小心跌落地上,拿去維修點后被告知鏡頭沒壞,但是鏡頭旁邊的一個小蓋子變形需要更換,維修報價為260元。
對于這一價格,曾先生很不理解,一個小小的筒蓋竟然這么貴,可是,對比幾家維修點的報價后,曾先生大吃一驚:因為有的維修點竟然直接告訴他,是鏡頭壞了,需要更換,報價在400元以上。
其實,對于上述經歷,不少東莞數碼相機用戶都有類似遭遇。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不管是知名廠家的指定售后服務中心還是小型的維修店,對于同一產品相同故障的維修給出的價格不同,且都比較貴。
只換不修的業內潛規則
□實地暗訪
為了解目前東莞市場的真實情況,記者特地以一款相機鏡頭需要維修為由進行暗訪,在此次暗訪時發現,相比起目前市場上普遍售價在千元左右的新機來說,數碼相機維修價格確實較高,基本上都沒有在門店內設有明碼標價收費單,報價與診斷結果完全由維修人員說了算。
近日,記者通過網絡搜索到幾家“廠家指定售后維修中心”,這些中心的維修人員在檢查后,給出的答案基本一致:需要更換鏡頭。報價大概在350元—600元不等。在東城中心一銷售數碼相機的檔口,店主告訴記者,初步判斷是鏡頭壞了,需要更換鏡頭,大概不低于400元的費用,而這只是“保守估計”。
接下來,記者通過該品牌相機的官網服務熱線查詢到其位于莞城街道東莞山莊附近的售后維修網點。在報出相機的型號以及需要更換鏡頭時,該工作人員稱,這款相機更換鏡頭價格大概在800元左右,再加上人工維修費用180元,總共報價近1000元。
而在東城世博一家“數機相機專修”小店,維修師傅檢查相機情況后稱,這款相機鏡頭確實有損傷,不過只是鏡頭旁邊的兩個零件壞了,只需要更換這兩個零件,全部修好大概需要200元左右。
同款機型同樣的問題,報價竟然從200元到1000元不等,這實在是讓人咋舌不已。對于這一點,東城一從事相機維修近6年的張師傅告訴記者,維修報價差異大,這早已是維修行業公開的秘密,確實是意料之中。
“之所以維修報價懸殊,除了人工、店鋪等成本差異大外,只換不修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張師傅透露,鏡頭進水、摔壞或是主板短路等故障通過維修基本上可以修好,完全不影響后續使用,但是在目前東莞數碼相機的維修領域,不少大型廠家售后服務中心為了節約人工等售后成本,他們往往采用只換不修的方式來處理。
“夸大損壞問題、只換不修零件已是行業潛規則。”張師傅說,這樣自然會使維修價格水漲船高。
出臺行業標準規范維修收費
□發展建議
由于數碼相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它已成為人們的必備品,而正是由于需求量的增加,使其更新速度加快,質量、維修等問題日益凸顯。
這一點,從近日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在其網站上發布的一則啟事可見端倪。該啟事稱,近幾年,伴隨數碼相機的放量增長,數碼相機的質量問題頻出,但在維修過程中消費者很難辨別故障發生的原因,該辦公室特向全社會征集數碼相機,幫助消費者進行免費檢測,幫助消費者了解故障的原因,為維修提供幫助。同時通過此次調查了解中國市場上數碼相機產品的故障情況。
這一消息的發布,無疑說明目前數碼相機質量問題凸顯,而由此衍生的維修亂象同樣不容忽視。
也正是由于這一亂象的不斷擴大,雖然東莞數碼相機的銷量一直呈直線增長,但是東莞數碼相機維修行業卻不太景氣。
“原本買一臺新機不足千元,維修費要花費三四百元,很多人肯定寧愿買新機。”徐先生告訴記者,正是在這樣的市場現狀下,為了留住更多的客戶,一些私營維修點開始以廠家維修價格的5折、3折價格維修,采取能修不換的經營理念吸引客戶,希望降低利潤,以量取勝來擴大市場份額。
業內人士分析,數碼相機維修行業只有出臺相關行業標準,不斷創造出新的經營良方,才能使收費平民化、標準化。
數碼相機保修期為一年 購買應以實用為主
延伸閱讀
1200萬像素數碼相機僅售646元、1400萬像素數碼相機低至846元……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各大電器賣場發現,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千元以內的高像素數碼相機隨處可見,但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數碼相機的保修期多為一年時間,選擇時應以實用為主,切勿盲目追求低價。
維修價格高,千元機走俏
綜合賣場的情況來看,千元左右的數碼相機在東莞銷量一直不錯,這一點在以工廠聚集的工業區尤為突出。
“現在千元左右的相機符合一般消費者需求,所以銷量不錯。”鴻福路一家電賣場數碼區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例如現在甚至有價格在600多元的數碼相機,而且是知名品牌,像素達到1200萬,再加上2.7寸屏、4倍光變等配置。記者在幾大家電賣場看到,不少千元以內的數碼相機均達到1000萬像素以上,且屏幕尺寸及分辨率均不錯。
記者走訪時還了解到,由于維修費用相對較高,不少消費者寧愿選擇購買新機來代替舊機。正在賣場挑選數碼相機的消費者李小姐就告訴記者,自己兩年前買的一臺2000多元相機屏幕摔裂了,拿去維修時,報價竟為600元。“雖然相對于我的相機價格來說不是特別高,但是現在來看可以買臺新機了。”李小姐說,就算修好了,也不知道以后能用多久,索性買臺新機還更省心。
切勿盲目追求低價
而業內人士透露,雖然現在的數碼相機價格越來越便宜,但相對來說質量也較為堪憂。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就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消費電子產品更新速度快,很多技術還不成熟,制造出來的產品質量、性能好壞,都沒有充分的驗證周期,就迫于競爭的壓力,紛紛推向市場。
而從目前市場現狀來看,數碼相機的三包期限基本上為一年時限,而根據消費者的使用情況來看,相機故障往往是在一年或兩年之后才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高昂的維修費用當然要消費者承擔。
因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基于以上現狀,消費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購。例如,如果你是個“喜新厭舊”的人,數碼產品更新速度比較快,如果只是日常簡單拍攝,千元左右的機型就很適合。
另外,切不可迷信像素。“很多消費者選相機時只看像素,認為像素越高就越好,其實不然。”東城街道一銷售數碼相機的店主林先生告訴記者,其實一般的數碼相機,只要像素超過800萬,成像上都沒有本質的區別。因此,購買相機時,除了看像素外,還應該綜合屏幕、光圈等多方面因素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