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術進步促相機差異化發展
數碼相機二次購買市場增長
□ 本報記者 王楊二
近日,記者從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了解到,目前,我國消費者對數碼相機產品的消費需求仍然呈增長趨勢,數碼相機產品呈現出個性化,差異化發展的趨勢。產品設計、功能設計以及相機的配件上,品牌間各具特點。家電專家陸刃波指出,數碼相機特別是消費型相機,實質上屬于家庭娛樂類產品,新功能更能滿足消費者追新求異的需求,差異化的產品體現出數碼影像技術的進步,也是消費型數碼相機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在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舉辦的2009年數碼相機市場研討會上,數碼相機器材專家錢元凱表示,是數碼影像技術的進步,幫助數碼相機產品進入普通家庭,每次數碼相機價格的降低,或是產品性能的提升,都是數碼影像技術發展的結果。回顧數碼相機的發展歷史,佳能推出首款萬元單反相機,讓專業單反相機走下神壇,來到普通攝影愛好者的身邊;尼康提出入門單反數碼相機的概念,以6000元價格掀起普通消費者購買入門單反數碼相機的熱潮。卡片機從500萬像素,提升到1200萬像素水平,攝像功能、智能功能、鏡頭防抖功能等高級功能逐步應用到卡片機上,但價格卻從3000元向下走。隨著相機產品與消費者距離越來越緊密,消費需求有了轉變,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自2007年積累的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從對產品外觀的要求,轉向對數碼相機拍攝質量的關注,體現出中國數碼相機消費群的成熟,同時也給數碼相機制造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
全球經濟危機余波未息,對于正值發展巔峰的中國數碼相機市場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如何利用這個機會贏得市場,各數碼相機企業自有打算。
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對數碼相機消費者需求的長期研究顯示,消費需求特點在不斷變化,1000元~2000元價格的產品受到消費者的最多關注,可以滿足消費者方便攜帶和記錄生活的需要。另外,消費者追求5000元~6000元的產品,主要注重相機的品質,要滿足對攝影的需求。通過深入研究,這部分消費者以二次購買的消費者居多。陸刃波認為,中國數碼相機市場高質的發展是必然的走向,更大的潛力在二次購買層,而這部分市場品牌集中度將更高。《中國質量報》
王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