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自古以來最崇敬玉,認為隨身佩戴玉飾能趨吉避兇,家中擺放美玉能招財進寶。
由于玉的門類繁多,有人便想盡辦法人工改變玉石的品相,以便迎合消費者喜好,以提高其價格。
玉器價格昂貴,挑選技術要求很高,絕大多數消費者都難以辨別其優劣、真假,稍有不慎就容易購買到劣質品或假貨,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那么,怎么樣才可以辨別出真假玉器呢?
下面將向您介紹幾種玉器的優劣、真假辨別方法:
1.水鑒別法:將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狀久不散開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偽劣貨。
2.手觸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涼潤滑之感。
3.視察法:將玉器朝向光明處,如陽光、燈光處,真玉透明度較強、顏色剔透、油脂光澤、綠色均勻分布。
4.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澀的感覺;而假玉則無澀的感覺。
5.放大鏡觀看法:將選購的玉器放在放大鏡下觀看,主要看有無裂痕,無裂痕者為上乘優質玉,有裂痕者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價值亦大減,裂痕越多越明顯的,價值也就越低。
6.聽聲法:真玉聲音清脆,反之聲音悶啞。
7.測試法:真玉從玻璃上劃過,玻璃上留下劃痕,而玉石本身則絲毫無損。
上等的玉滋潤、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通過放大鏡或顯微鏡,可看到玉的內部呈纖維交織結構,粒度細。觀色的時候,看色是否具有濃郁、鮮明、色美、柔和、純正的特點,如果基本上具備以上特點就是美玉了。
常見的假玉有塑料、玻璃、云石(大理石)等,其鑒別的手段也有所不同。
人造仿玉是用玻璃、塑膠等材料染色后制成。玻璃仿玉大多內含氣泡,色調鮮艷程度高,綠色帶有很強的亮光,顏色與真玉有別。塑膠仿玉比真玉輕,透明度極差,色調暗啞,與真玉相差甚遠。
以玉粉、水晶和鹽水制成的合成玉是仿深色老坑玉,其鑒定方法很簡單,天然玉比重為3.3~3.4,而人造合成玉比重僅為2.8。用手掂掂輕重,或用天平稱量,即可辨別真假。
假玉中比較難辨的是電色假玉。電色假玉是經過電鍍,給劣質玉鍍上一層美麗的翠綠色外表,很容易使消費者誤以為是真玉。但因劣質玉在電鍍時會留下裂紋,消費者仔細觀察后會發現,電色假玉中有綠中帶藍的小裂紋,行家稱為“蜘蛛爪”。也有人說,將電色假玉放置熱油中,電鍍色就會消退,還其本來面目。
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看去比玉還潔白瑩潤。古人云:“玉賽硝,必定高。”意思就是說,白玉要象硝子那樣,才算是高級的。由此可見,硝子和真玉難以分辨。然而假玉終究是假玉,從顏色上看,白玉的白色中常常泛青,純白者極少;硝子則是勻凈潔白的純白色。從玉性上看,白玉溫潤細膩,如脂如膏;硝子雖也溫潤,但瑩潤之中卻難免有賊光。從體制上看,白玉是天然產物,體質很難全部均勻一致,內有玉筋、玉花等;硝子為人工所制,則無上述表象。從質地上看,白玉質地堅實,無氣泡可尋;硝子加工再好,常有氣泡、氣眼外露。消費者只要弄清這幾條,就不會把硝子制品當成玉器“請”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