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高文實習生王穎)中國消費者協會最近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結果表明目前美容化妝品市場存在著突出的問題:
消費者對當前美容服務和化妝品的滿意率較低,對美容服務的總體滿意率僅為21.3%,對化妝品使用效果的總體滿意率僅為19.7%;對美容服務中“誘購產品”和“產品質量差”最為不滿;四成以上的消費者認為當前化妝品市場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虛假宣傳”;85.1%的消費者對名人代言的美容化妝品廣告表示懷疑;超過四成的消費者不知道紋眉、紋唇、紋眼線、穿耳孔等屬于“醫療美容”;近七成消費者不知道特殊用途化妝品外包裝上需標注“特妝準字文號”;13.2%的消費者不清楚如何從外包裝上辨別真假“原裝進口化妝品”;近四分之一的消費者有過因使用美容化妝品導致皮膚受到傷害的經歷;受到傷害后,近四成的消費者不能夠得到經營者的滿意處理。
鑒于當前美容化妝品消費市場存在諸多問題,中消協特別提醒廣大消費者:
遇到“免費美容”,消費者一定要保持警惕。不少美容機構常以免費美容為誘餌,強制高價向消費者推銷化妝品,所謂的免費實際上成為蒙騙消費者的幌子;消費者不要被類似“三天徹底祛斑”、“七天美白換膚”、“一針豐乳”等“速效”宣傳所迷惑,速效的背后不是夸大其詞就是高風險副作用大。
因此,在接受美容服務之前,要慎重選擇美容機構。要注意查看美容機構和美容師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職業資格證書》和《健康證》;接受醫療美容服務時,還要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要仔細觀察經營場所通風、衛生狀況是否良好,消毒環節和設備是否齊全。要同美容師交談,了解美容師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嘗試一兩次美容,親身體驗產品狀況和感受美容師的手法。